这几天,甬江街道朱家社区的居民发现,楼下原本“关不上”的楼道门恢复了使用,楼道里堆放的杂物也统一规整到了地下室……小区明显的“微”改造,给居民们带来了大便利。
朱家社区是一个典型的由拆迁形成的五村合并社区,大部分常驻人口都是原先村里的老人,大家的安全意识普遍不高,还留有农村爱串门的习惯。时间一久,小区里出现了安置小区的通病,如楼道门打开,门禁系统遭到破坏,楼道小广告泛滥,楼梯里也堆满了杂物。
“居民们用石头、绳子等牵引住楼道门的原因我们都能理解。因此,改造的进行要从解决居民们的需求开始。”朱家社区党总支书记任亚鸿说道。社区与业委会、物业共同开展多次会议,提出门禁系统升级改造的计划,把楼道电子门关起来、用起来。
现在,朱家社区130余扇楼道电子门都已改造完毕。平时,楼道门处于关闭状态,居民可以通过刷卡、按密码两种方式,进入到楼道里。电子门设定成20秒后会自动关闭,这就确保了车辆能及时通过,居民也不用再次手动关门。
除了恢复使用的楼道门,朱家社区还花了大力气清理楼道杂物堆放,社区组织社工和物业工作人员,一方面做通居民思想工作,一方面帮助居民进行清理,将杂物统一堆放至地下室的规定区域内,由物业人员暂时管理。如果一定时间内无人认领,物业会统一清理。
此外,朱家社区还对南门、东门的大门门禁做了改造,居民在出示绿码后刷门禁卡进入,更为安全、方便。“安置小区不像商品房小区那样有健全的基础设施,我们也是想通过逐步改造让居民住得更安心,更舒心。”任亚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