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走进江北 >> 江北概况 | 江北名人 | 千年古县城 | 百年老外滩 | 名刹保国寺
新闻热线:87668489
稿件传真:87666163
E-mail:
newjb@vip.sina.com
newjb2003@yahoo.com.cn
首页 | 江北新闻 | 热点专题 | 宁波新闻 | 媒体看江北 | 魅力江北 | 文化旅游 | 网络政务 | 一线传真 |
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江北新闻网  >  热点专题
畅所欲言献良策 集思广益促发展
——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各代表团审议发言摘登
http://jbxww.cnnb.com.cn  20-05-12 09:57 】 【打印

  编者按:备受全区人民关注的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已经胜利闭幕,在区委和大会主席团的领导下,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依法履行神圣职责,共谋改革发展大计,圆满完成了大会预定的各项任务。现将各代表团审议发言内容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关于我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若干建议

  中马代表团

  江北区目前幼儿园、小学、初中在校学生共6万余人。据区有关部门对2019年各级学校的近3000名学生抽样调查发现,我区幼儿园儿童近视率约为5%,小学生约为36%,初中生约为75%。总体形势比较严峻,防控任务艰巨。虽自2019年7、8月份以来我区相关部门也采取了工作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诸如防控模式不统一、校医力量不足、专业眼科机构未能充分调用、家长重视不够、国家照明标准不一等问题。因此,应该引起高度的警惕和重视。

  中马代表团建议,要加强政府引导,将防控工作纳入“健康江北”建设范畴。建立江北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导小组,组建江北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专家指导委员会。整合区内相关专家资源,为我区近视综合防控总体规划、技术标准、实施方案等的制定和具体推进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指导。同时,建立健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考核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量,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要发挥各方联动作用,认真落实“家—校”责任。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中小学生户外活动体育场所建设,进一步推动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中小学生开放,增加有效的阳光下户外活动时长。

  要合理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家长杜绝将电子产品作为“电子保姆”的行为,切实增加户外活动陪伴时间,不断提升全民近视防控意识。强化专业指导,健全科学防控体系。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科学引导视力矫正。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防控。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具有丰富近视防控经验、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优秀眼科人才来我区创业。积极实施近视校园普查,以普查为驱动,推进近视综合防控,健全校园近视防控体系。

  关于江北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的建议

  白沙代表团

  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关键小事,也是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升生活品质的大事。自2017年以来,江北区累计先后筹措资金4300万元,对砖桥巷、贝家边、槐树公寓等9个老旧小区实施整治改造,总改造面积34.3万平方米,直接受益居民3630户,得到了所在小区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点赞。

  白沙代表团建议,继续推进实施好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作,加强地下管网、安保监控、绿化等基础设施设备方面的改造力度,尽可能消弭“历史欠账”,减少物业入驻的投入成本。加强财政投入,进一步梳理涉及老旧小区的各类政策和财政保障资金,建立政策清单和财政资金“蓄水池”。强化联合执法,无物业老旧小区不同程度存在违章搭建等历史遗留问题和乱张贴、乱堆放等管理难题,建议由属地街道牵头,区级机关职能部门参与,按照“执法进小区”执法清单和联合执法模式,开展顽疾破解专项行动,尽可能减少物业与业主的直接矛盾冲突。

  要根据无物业老旧小区的空间位置,合理划片,采取街区或片区形式进行整体打包,在一个街区或片区集中引入一家物业管理服务单位,减少相应的人力资源成本,又能扩大管理的规模,增加物业收入来源。同时,积极探索与物业管理星级评价机制相挂钩,从而起到激励和引导作用。建议将承接原有无物业老旧小区管理项目作为技术评标的加分项或同等情况下的优先项,从而吸引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积极参与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也可探索将财政性物业管理服务项目与无物业老旧小区项目打包一并招标的形式,推进物业管理的全覆盖。

  要充分发挥好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老旧小区引入物业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和宣传。引导老旧小区居民业主树立“花一分钱买一分服务”的观念。推动成立业委会等业主自治组织,通过“居民说事”等形式,先行探索成立居民自治小组等自治组织,为后续建立业委会打好基础。

  关于探索未来社区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建议

  文教代表团

  近年来,我区开发建设了大量住宅小区,品质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在小区规划和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文教代表团建议,建立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推进我区未来社区建设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在吸取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以轨道交通线为主轴,先难后易、分类推进。据了解,今年,我区有新马小区、日湖家园、双东坊小区等16个老旧小区将实施改造,建议根据小区和社区条件,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基本原则,在改造中植入部分未来社区场景,实施插花式改造,促进小区品质的改善。要结合居民意愿,筛选出改造需求强、资源整合潜力大的社区,按照原拆原建的原则,结合江北实际制订方案,适时启动改造工作。

  未来社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改造方案需要系统思维、集成思维。建议要及早谋划,针对不同类型,积极开展研究。要积极对接优质企业,选择具备资金实力、社会责任强的优质企业,特别是央企、国企作为合作伙伴。要组织专家和部门完善建设改造方案,从建小区向建社区转变,融入规划新理念、建筑新技术、生活新方式、治理新要求,根据周边配套设施承载能力,地上建筑与地下空间联动开发,实现多层次、立体化、景观化,打造集公共设施、服务设施、居住配套于一体的未来社区。

  文教代表团表示,各地在试点未来社区建设工作中主要在土地出让模式、土地出让金返还、容积率、建筑限高和绿化等方面开展了政策创新。建议我区在推进中要及早研究相关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并梳理出一套适合我区的政策体系,确保未来社区建设顺利推进。在规划方面,重点研究城市规划与未来社区规划的有效衔接和融合,重点在建筑限高、容积率、绿化等方面争取突破。

  关于高质量推进宁波文创港建设的若干建议

  孔浦代表团

  2019年以来,全区上下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上半年正式开工的庄严承诺,后续的征拆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孔浦代表团建议,要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充分利用周边高教园区、新材料科技城、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高新区等重大平台,凭借丰富的智力资源和发达的制造业基础探索一条“创意设计+”的文创产业特色发展道路。要重点培育工业互联网、5G、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芯片和软件产业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科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定位,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依托文创港等历史街区文化资源,积极培育商务企业总部、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和数字贸易等相关服务产业。

  要科学规划文创港核心区域的整体布局,统筹考虑文创港整体与两岸甬江科创大走廊的融合,与三江口老外滩片区的衔接问题,争取尽早明确相关指标量和重大的公建配套项目,实现规划方案法定化,为下步文创港核心区招商推介、筹资融资和开发建设奠定基础。要进一步保障水电、通讯、网络等方面的相关企业需求,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文创港必须寻求与区域特色契合的园区发展方向。要坚持高起点规划,瞄准国际先进规划建设理念,取长补短。在整个开发过程中,要围绕各自集聚区块的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资源优势,以突出重点、适度交叉、协调推进、错位发展的原则制定各自区块的开发定位,打造结构合理、特点鲜明、产业平衡的创新地标。

  要不断完善政策扶持,区政府积极向市政府争取,尽快出台以支持文创港开发建设为重点、可操作、能落地的政策,为文创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同时,要跟进便民设施建设,包括提前谋划学校医院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兴办实事工程、完善公共服务等实打实的措施来保证全区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关于齐抓共管进一步改善农村停车难的建议

  甬江代表团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汽车保有量逐年攀高,相伴而生的是交通堵塞、停车困难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停车难,这种人们印象中的“城市病”,如今早已不是城市的专利,广大农村也为此困扰不已。

  甬江代表团建议,区、镇(含涉农街道)两级政府可根据自身财务情况和村委会的财务状况,设置不同等级的资金支持力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缓解停车难问题予以支持。在获得资金保障的同时,还应重视农村建设规划,将农村交通发展需求纳入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规划,坚持集约高效原则,将停车场建设与公共绿化、广场建设、民防工程建设相结合,兼顾多重功能需要。

  各涉农街道、镇和各村委会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包括停车费用、违停罚款等相关管理制度或村规民约,充分利用“小微权力”“村民说事”等活动载体,促使相关管理制度或村规民约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顺利通过,成为广大村民主动认可并自觉遵守的准则与规约。

  要借鉴城市管理经验,合理收费,引入物业管理。鼓励有需求的农村集中建设公共停车场向村民出租,同时建立合理的收费体系。其次,通过招标方式引进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对农村公共停车场地进行收费管理,这样可以同时解决管理队伍与管理技术的问题,从而切实提高停车场地的资源利用率。

  农村停车难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建议区政府将其作为一件重要的民生实事尽力解决、尽快解决。由于农村停车难问题成因复杂且处理困难,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加强联动,齐抓共管,逐个破解瓶颈。对各涉农街道、镇而言,作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各村之间的纽带,应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花大力气共同推动农村停车难问题的解决。

  关于加快小微企业园建设助推江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庄桥代表团

  小微企业是创业创新的主力军,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对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全区10个已建成的小微企业园入驻各类企业共计576余家(其中制造业企业60余家),吸纳就业人员6600余人,实现营收超过11.18亿元,从招才引智、招商引资、企业培育、增值服务等多方面促进了我区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庄桥代表团建议,要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统筹规划。要尽快出台全区性的小微企业园整体规划,明确产业空间保护红线,突出产业的集聚性和功能性,落实三至五年建设发展计划,坚持分类联片改造,通过大手笔规划、大区块开发、大体量建设、大规模运营,避免出现由企业“低小散”变成园区“低小散”的现象。

  要创新推进机制,争取政策支持。建议园区建设机制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积极探索除民营资本建设外的投资建设方式,利用企业主体改造、引进专业工业用地开发商等方式,积极推动国有资本介入二次开发。

  要谋划村级物业,实现破立并举。建议出台村级物业整治相关扶持政策,充分调动村集体的积极性。

  要完善绩效机制,强化分级管理。建议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园绩效考评机制,设立以规上工业企业的亩均贡献为基准的准入门槛,从面积、企业数、产值、税收、产业集聚度、产业先进性、企业增值服务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考评定级。要加快整治提升,完善清退机制。建议以产业争先、科技争投为着力点,多部门协同制定落后产能淘汰细则,完善企业清退机制,强化淘汰落后产能的执行力。建立健全全区小微企业园后备名录库,动态监管企业经营及出租情况,对企业亩均效益较低,但较好地满足小微企业园建设的区块,通过整租、拆迁等方式回购收储,借助招商资源可随时启动园区规划建设,避免项目等场地的情况。

  关于产城融合视角下江北美丽城镇建设的建议

  洪塘代表团

  江北区自2016年起深入贯彻省、市关于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决策部署,并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重要抓手推进乡村振兴、城镇复兴,初步构建起了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洪塘代表团建议,要尽快出台区级层面的美丽城镇建设实施指导意见,在大区域发展格局下科学编制实施美丽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明确美丽城镇建设的实施细节,强化顶层设计,通过全域格局的美丽城镇规划,将更新的空间资源用于发展新兴产业、吸引新兴产业入驻,结合街镇各自特色,“一街(镇)一策”量身打造建设方案,为街镇提供全周期、全领域、精细化、高品质服务。

  要以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以产业赋能加速城镇更新。要通过规划的引领和发展环境的改善,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城镇品质的改善以及人口结构的优化。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优先加强老旧基础设施改造,统筹推进市政交通、给排水和垃圾处理、公厕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当前城镇面临的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易发生积水内涝等突出问题,提高城镇综合服务功能。

  群众安居方面,加快推进城镇危旧房改造进度,重点解决城镇危房群众的实际困难等。

  公共服务方面,通过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资源,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促进医疗、教育等行业优质服务资源向街镇流动和倾斜;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以优质的生活环境,提升江北城镇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关于加快业态导入推进慈城古县城旅游开发的建议

  慈城代表团

  针对重古建保护、轻文旅产业开发等问题,2019年3月9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在慈城调研时强调,慈城古县城文化底蕴深厚,人文优势独特,要打通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把地域的、传统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

  为此,慈城代表团建议,打造慈城属于自己的独特名片,最大程度挖掘自身特色文化,并以此为底色,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进一步确立慈城古县城以“创建国家级文旅融合示范区”为目标,以5A级景区建设为工作载体,以打造融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为主要功能定位,重点构建慈城古县城发展的“四梁八柱”。四梁是指慈城四大特色文化,包括耕读文化、慈孝文化、药商文化、建筑文化;“八柱”是指文旅融合发展的八大要素保障,包括停车场、饭店、酒店、休闲娱乐、综合环境、主游线、特色商品、旅游体系;以项目化为抓手,推动四大特色文化展示、旅游要素保障的全面提升。

  同时,要以“5A”景区创建为载体,加快征地拆迁,破除古县城产业空间发展瓶颈。加速项目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的提升,加速大东门城楼及周边附属景观形象提升、南门游客服务中心、九曲弄区域的综合整治、主游线景观提升工程二期、民权路北端环境整治功能提升等工程,招引落户一批文化、餐饮、休闲类企业,全面提升古县城旅游要素保障能力。完善主游线,加快挖掘主游线点上的文化内涵,提升整体文化底蕴。

  此外,慈城古县城要通过抓好旅游产业发展,尽快集聚人气,扩大影响,打响品牌。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会展产业、影视产业、创意产业等其他文创产业。借力区域联动,充分发挥慈城及其周边的山水资源,围绕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积极打造古县城旅游升级版,切实打响慈城旅游品牌。

稿源 编辑:江北新闻网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 江北区委宣传部 网络支持: 江北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