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走进江北 >> 江北概况 | 江北名人 | 千年古县城 | 百年老外滩 | 名刹保国寺
新闻热线:87668489
稿件传真:87666163
E-mail:
newjb@vip.sina.com
newjb2003@yahoo.com.cn
首页 | 江北新闻 | 热点专题 | 宁波新闻 | 媒体看江北 | 魅力江北 | 文化旅游 | 网络政务 | 一线传真 |
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江北新闻网  >  热点专题
打造宁波建筑劳务金字招牌
http://jbxww.cnnb.com.cn  19-06-10 09:17 】 【打印

  每年近300起建筑劳务纠纷调解成功率近100%、去年园区26家建筑劳务公司营收达79亿元增长约45%、近4万名建筑工人在校地合作平台接受技能教育提升……

  江北人力资源产业园成立一周年来,通过政府搭台、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企业运营的模式,在获评市级园区的基础上,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今年截至目前,园区企业已实现50多亿元营收,预计今年将提前实现百亿规模人力资源产业园的目标。

  “园区通过集聚一批优质的建筑劳务公司,打造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改观过去建筑劳务公司低端、不规范运营的面貌,同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江北依靠产业园进行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致力于解决建筑劳务队伍数量不清、素质不高、流动无序、权益保障不力等问题,力争把建筑劳务公司从过去被人看不上的“丫鬟”,通过提升内涵和外延,努力变成人见人爱的“大小姐”。

  搭建调解平台

  保障合法权益

  走进位于皇后大道商务楼6楼的江北人力资源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间“丁师傅”调解室。该调解室在农民工权益调解团队的基础上建立,由调解“能手”丁文俊扛大梁,针对工伤纠纷、薪资纠纷开展调解。

  丁师傅凭借多年的纠纷调解经验,与团队一道为园区企业职工提供法律咨询320多次,受理并调解各类矛盾107件,调解率、化解成功率和调解协议履行率均达近99%。“丁师傅颇受一线工人信任,被亲切称为‘老娘舅’,有了纠纷就去找他化解。”江北人力资源产业园工作人员缪媛媛说。

  工伤纠纷、欠薪讨薪一直是建筑劳务公司最受外界诟病的问题之一,每到逢年过节就像矛盾集中爆发的“火山口”。区司法部门相关负责人说,“园区运行一年以来,十几家企业集聚的‘火山群’不仅没有爆发,而且园区企业每年近300起建筑劳务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

  这得益于园区建立的项目、企业、园区三级纠纷调解机制,抓住矛盾发生的关键“七寸”。通过畅通劳资矛盾争议处理通道,最大程度上避免工伤纠纷、欠薪失信事件发生。

  第一级项目一线调解平台,也是化解纠纷的源头前线。每家入驻园区的建筑劳务企业,都会派遣一名劳务员到施工现场。这名劳务员的任务是核实是否签了劳动合同以及工伤保险,以及是否存在童工、超龄、重大疾病等用工问题,并且全程参与监督工资结算发放以及公示,确保工资发放到每一名工人手中。如果发现存在用工问题,劳务员会向建筑劳务公司反馈督促解决,并在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预警,协调总承包方解决可能发生的纠纷矛盾。

  第二级企业综合调解平台,由企业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调解第一级平台的“漏网之鱼”或者重大纠纷事件,“丁师傅”调解室就是其中一个。在这一级调解平台,工人、分包方、劳务公司等多方共同参与,根据用工合同和法律法规合理合规化解矛盾。对于争议较大的事件,劳务公司会预先垫付工人工资或医疗费,保障一线工人权益,然后再与分包方对接处理。

  第三级纠纷调解平台是由区总工会、司法局、人社局、法院等政府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合调解平台。该平台作为第三方沟通渠道,为企业和员工搭建沟通桥梁,多方合力调解纠纷,化解员工劳务矛盾,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发挥重要作用。“自从产业园把建筑劳务企业都集中起来,建筑工人服务效率大大提高,他们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园区内的企业从事建筑劳务行业多年,对于包工头拖欠工资、不履行合同甚至不签用工合同等现象深恶痛绝。”甬江街道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现在由园区明确规范程序,并通过整合园区企业力量,组团针对共性问题与区人社、司法等相关部门对接,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做到了以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同时,园区成立了宁波建筑服务产业园工会联合会,推进项目工会进工地,让工会更好地服务建筑工地工人。并通过开展节日慰问、组织工人子女“小候鸟”假期活动、普法教育培训班等方式,积极保障建筑工人权益,赢得了一线工人的叫好点赞。

  规范企业管理

  提升品牌美誉

  “入驻园区后公司管理水平提高了,原来头疼的用工纠纷也少了,整体品牌打响后项目主动找上门来,现在在总公司的地位都高了。”宁波市建设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镇宇笑着对记者说。

  宁波市建设建筑劳务是较早进驻园区的一批企业,一年来企业发展迅速。去年该公司实现了约6亿元营收额,同比增长超23%。今年1—5月已实现3亿元营收,同时下半年新增合同订单达6亿元,预计增长幅度将刷新纪录。

  亮眼的企业数据背后,是沈镇宇尝到的园区抱团发展甜头。随着各行业主管部门对建筑施工行业监管力度加大,各项施工检查不断精细化。在更好地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建筑劳务企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以前面对新的检查办法,因为没有成功落地的案例,一旦被抽中真是一筹莫展。”沈镇宇说,进驻园区后,区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经常来园区对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并帮助解决行业存在的共性痛点问题。

  通过园区企业的抱团发展,产生了明显的集聚效应。2019年园区企业所承接项目均顺利通过国务院、浙江省两级实地督查考核,并得到考核组的高度评价。

  随着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劳动纠纷不断减少,园区企业的品牌信誉越来越高,市场份额也随之水涨船高。“每家企业的优质品牌,组成了园区一块大的‘金字招牌’。”区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有了这块招牌就相当于给企业盖了一个通过检验的戳,走到哪里都会获得项目方认可。”

  但要获得这块“金字招牌”也不简单,入驻企业必须符合园区的入园门槛,并且在运营期间符合园区规范化运行要求。否则一旦发现有恶性欠薪、侵犯工人权益、虚开增值税发票等不法行为,就会被拉入黑名单,不再拥有园区入驻资质。“建筑劳务行业水准层次不齐,有些皮包公司总共就三个人,一年却能做出3个亿的营收。这种公司虽然数据贡献很大,但却是饮鸩止渴,绝不会被允许进入园区。”甬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大部分建筑劳务企业均为良性运行,细水长流规范经营才能长久,所以运营水平和品牌效应才弥足珍贵。

  据介绍,未来园区和企业将会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企业优质品牌带动园区声誉提高,反过来园区招牌愈擦愈亮,给企业带来无形的品牌财富。

  拓宽培训渠道

  提高职业技能

  一直以来,建筑工人被视为外来务工人员的代名词。在他们为城市快速发展挥汗如雨的同时,工作技术含量低、薪酬待遇差、在城市地位低等特点,成为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随着第一代“洗脚进城”建筑工人年龄增大退休回乡,第二代外来务工人员从事建筑行业比例却越来越低。整个建筑劳务行业面临青黄不接的“用工难”问题,招不到人成为很多建筑劳务企业的烦恼。

  “对于产业园来说,无论是现有工人职业寿命提升,还是吸收更多新一代工人增量,提升建筑工人职业能力,让他们享受更多优质待遇都势在必行。”甬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为此,产业园通过校企合作、政企合作等方式,建设多个建筑工人培训基地,拓宽建筑产业工人培养渠道,培养建筑劳务管理人才。目前园区已经陆续建成装配式培训基地、特种作业实操基地、建筑工人实训基地等,同时帮助园区劳务企业实现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宁波本地建筑院校联合办学。

  此外,园区还引入社会化建筑类培训机构。通过设立江北人力资源新时代职工大讲堂,以及引进孵化专业培训机构等途径,加大职业技能提升培养力量。一方面充分利用施工间隙,开展现场一线建筑工人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利用电教室、网课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培养提升现场专业管理人员。

  同时,园区牢牢抓住建筑劳务产业集聚的特色和优势,引导园区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聚焦建筑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此外,园区鼓励企业自主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培养符合建筑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的技能型工匠。通过产业园平台与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各方开展密切合作,积极举办技能大赛等各种弘扬“工匠精神”的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培养选拔一批高技能产业工人,同时也进一步带动宁波地区产业工人整体素质的提升。

  下一步,甬江街道、区住建部门、园区合作,共同打造“建筑工人三地”,即“工地”“营地”“基地”。项目一期规划用地约15亩,将大力改善建筑工人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建筑工人培训、生活、工作一体化平台,并适时向外来建筑工人提供子女就学、就医等方面的延伸服务,探索培养建筑产业工人的新途径。

稿源 编辑:江北新闻网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 江北区委宣传部 网络支持: 江北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