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走进江北 >> 江北概况 | 江北名人 | 千年古县城 | 百年老外滩 | 名刹保国寺
新闻热线:87668489
稿件传真:87666163
E-mail:
newjb@vip.sina.com
newjb2003@yahoo.com.cn
首页 | 江北新闻 | 热点专题 | 宁波新闻 | 媒体看江北 | 魅力江北 | 文化旅游 | 网络政务 | 一线传真 |
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江北新闻网  >  文明江北网上行
匠心筑梦 实干兴邦(三)
http://jbxww.cnnb.com.cn  18-06-06 08:55 】 【打印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精神,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弘扬“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的工匠精神,本刊前两期已推出江北工匠故事专题,以他们的事迹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本期继续走近第二批“江北工匠”称号获得者。

  吴华军:让工作成为一种修行

  先后担任过项目经理、技术部经理,直至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二号工厂副总经理、股份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入职爱柯迪的十年,吴华军一直是个“技术迷”,沉迷于主管工厂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技术管理工作,十年“匠心”终得“江北工匠”荣誉。

  “在铝合金压铸行业,特别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单独供应毛坯利润低,精加工产品相对附加值高。如何优化产品加工生产工艺,提高效率是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吴华军在公司内部推行夹具设计多工位、一体化、自动检测理念,模具设计一模多腔,使得公司产品工艺路线最优化,大大提升了爱柯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由吴华军主导设计的9275涨紧轮夹具荣获2014年度集团公司TPS一等奖:9275涨紧轮夹具由原先的2工位、40秒/件节拍,提升至8工位、19.5秒/件节拍,对于年产量100万的产品产生的效益立竿见影;并在夹具上增加公司首套气密性检测装置,对装夹不到位产品自动报警,把客户处的PPM值从年初的862降低到年末的155,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自动化、智能化、少人化是现代加工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2013年由他主导组建了集团公司第一条自动化生产线——882/738马达自动化生产线:引进两台日本村田全自动车床,配上交换工作台立加和安川机器人,配以AutoMan视觉系统,实现了毛坯进成品出的全自动生产。将原先需要6台车床和2台加工中心机床及每班3个操作工,降为2台车床,1台立加,每班1个操作工,出产稳定,质量提高,人工减少,占地面积降低,不仅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树立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此后公司在自动化生产上大步前进。

  自动化检测是爱柯迪机器换人工程的重头戏,吴华军主导引进了爱柯迪第一条自动化检测线——3299法兰螺纹自动化检测线。“3299法兰产品上的一个M2四个M3螺纹进行全检,因为螺孔小,铝屑残留在螺纹上,造成客户投诉,先前的对策是螺纹全检,一个150万年产量的项目,光螺纹全检,就需要人工6个,跟公司少人化战略不符。”吴华军告诉记者,通过引进3299法兰螺纹自动化检测线,12.5秒/件的效率已经能够满足年产量,一举省下6个人工。并且在自动化检测线上所增加的各种防错传感器减少了不良产品流向客户端的风险。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吴华军还不忘给自己“充电”,在工作期间获得重庆大学本科学位。还先后培养了多名工程师、技师,目前作为公司职业导师,带教2位本科生,为公司的发展培养人才。

  张伟强:以“传帮带”传承工匠精神

  张伟强是浙江欣捷建设有限公司的一名项目经理。2008年底,他成立了自己的项目管理团队,其间不断引进各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并采用“传帮带”“拜师制”等形式加以培养,建立项目管理人才梯队,基本实现了“老中青”相结合的管理梯队建设。

  对于徒弟们,张伟强有自己的一套管理要求。“一份工程的项目书,单单画得好不算什么,要让不懂的人能够看懂你的项目书才是最要紧的。”张伟强说,做一个项目的时候,企业标准、用户需求等等都会限制住你的创造力,但在真正的施工中,有许多你无法预料到的细节,你要提出自己的想法,不能让这个工程有“后遗症”发生。

  张伟强总是不断鼓励自己的徒弟去学习,“我们招了许多毕业生,他们虽是科班出身,但在实践上总有些不足,需要向老一辈多学习。”为此,张伟强组织团队人员每个月围坐一起,总结项目的不足,“考核、淘汰,虽然有些严格,但是也能让我们收获许多。”如今,他的团队已实现全员持证上岗。项目团队先后培养出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5名,二级建造师14名,团队中具有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10名,徒弟们的不断成长也保障了项目管理的延续性。

  最近,张伟强正同时承建4个项目。作为一个项目经理,每天奔波在各个工地是他的日常工作。“我对工程的进度、安全、质量的要求都非常高。”张伟强说,他十分注重与班组、一线工人的沟通,从而掌握工人最真实的想法和现场实际情况,以便“对症下药”,及时纠偏。

  张伟强的项目团队先后承建了多个施工总承包工程,总建筑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各项目荣获多项省、市级奖项。目前,已创建浙江省钱江杯项目1项、浙江省标化工地5项。

  同时,他的项目团队在管理中不断积累,积极学习、努力创新,认真对工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研究,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应用,开展QC小组活动。由他任技术指导的QC小组攻关的“提高现场水资源利用率”的课题入选2014年浙江省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成果选编,QC小组获“2014年度浙江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临时楼梯防护栏杆弯头工艺改进”的课题,获浙江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并荣获2017年度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成果。

  丰富的工程管理实践经验、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融洽的团队协作精神也让张伟强团队的工程格外让人放心,他连续被评为2014-2016年度“宁波市优秀项目经理”,并获得2015-2016年度甬江街道“甬江工匠”荣誉称号。

  罗明锦:爱岗敬业的高级电工技师

  罗明锦,浙江向隆机械有限公司电工组长,身为高级电工技师的他,从事电器设备维修工作已有15个年头。当记者问及他当初为何会选择这个行业并坚持这么久时,他笑呵呵地说道,“因为喜欢,才会坚持。”

  “我们国家要发展经济,还是要走工业强国这条路。”罗明锦告诉记者,小时候正是他表哥的这句话带他走上了设备电器维修之路。从家乡的国企下岗后,在2008年他也是听取了他表哥的建议,怀着试一试的心情来到了宁波,进入浙江向隆机械有限公司工作。因为工作认真刻苦,效率高,他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当上了电工组长。

  罗明锦是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又在四川老家的国企待过一段时间,所以工作经验十分丰富,除了做好日常设备维护外,他还承担了公司的生产设备改进任务。“2012年时,公司已经发展十来年了,但公司的生产设备却满足不了当时的生产要求,有的设备故障率也很高。所以我带头向公司提议,对设备进行优化改进。”罗明锦说,经他所改进的设备在生产中既节省了成本,又能高效、环保地完成生产任务,实现生产自动化。同时,他还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解决工作困难,主动帮助同事克服工作难题,共同解决进口设备、复杂设备维修流程的起草。罗明锦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公司的钻孔设备经常出问题,每次派人去修都要花很长时间,虽然都是一些小毛病,但这前前后后要耽误工期影响生产。为此,罗明锦悉心钻研,把设备的按钮集中于一个屏幕,并加入了警报系统,最终让设备“学会”了自动化检查:一旦出现问题,系统会第一时间显示问题所在,引导维修工作对症下药,其间只需花费10分钟到20分钟的时间便可搞定。

  身为电工组长的罗明锦已多次荣获公司优秀(班)组长等荣誉称号,但他并未止步。他还时常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解决工作困难,主动帮助新同事克服工作难题,把自己学到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把自己的思路与大家分享,共同解决问题。有一次公司要搬迁,车间的一些精密仪器也要进行搬运和新的调试。其中,包括了一台德国进口的精密计算机,但德国的技术人员开出了近40万元的搬运费用,而且时间要在半个月以后,这将大大延长工期。对此,公司与罗明锦和他工友们讨论再三,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搬运和调试。而罗明锦和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也不负众望,相互协作共进退,不仅完成了搬运,还完成了一次高精度的调试。

  曾华:执事敬 事思敬 修己以敬

  联系上曾华时,他人正在上海。因为公司最近引进了几台新的设备,他正忙着寻找合适的设备厂商。谈及被评为“江北工匠”的感受,“当然是很高兴啦。”在手机的另一头,记者感受到了他的兴奋之情。而这一荣誉的获得,是曾华多年来“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努力工作的结果。

  2011年,曾华入职宁波得力文教用品有限公司任车间设备组长。在工作的第一年,他就担负重任,主导将各车间制板机螺杆部位1800W发热片加温系统升级为1000W电磁线圈发热加温系统,这不仅为公司生产节约了成本,还实现了节能减排。

  2012年,曾华又挑起了大梁。当时公司从意大利引入第一台自动化设备,但因为一些细节调试达不到品质要求,再加上意大利工程师出差时间太长适应不了宁波的生活,设备几乎到了放弃的边缘。这时候曾华带领手下的技术人员站了出来,承担起协助意大利工程师调试设备生产的责任。“忙了一个多月,几乎没睡过一个好的整觉,有时候甚至做梦都在想技术上的事情。”曾华笑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的努力下,最终还是跨越了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让设备正常投入生产,还将调试设备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这次引入自动化设备的过程,让曾华看到了自己技术能力上的不足。“你不进步,就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曾华说,为此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宁波技术学院学习6个月,同期考取了中级技术证书。此外,他还到四川机电学院在职学习自动化的本科内容,充实、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由于工作上的出色表现,2015年前后,曾华升职成为车间设备主管。受到自动化设备的启发,曾华大胆提出将热压与超音波相结合,并带领着团队一路攻坚克难,将整个工厂的热压设备进行了改善升级,最终让产品的生产效率提升了15%,不良率降低了3%。

  去年,公司决定去越南开设分公司。得知这一消息后,曾华主动请缨。远赴他乡必定困难重重,“越南生活条件没有宁波好,而且有文化差异不易沟通。”曾华告诉记者,“这些都还是小事,由于技术上的差距,每次跟越南的工人讲解调试方式,总要多讲几遍,他们才能记住。”最终,曾华带领其他的技术人员克服了语言和生活习惯上的种种差异,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于异国他乡完成了从厂房空地到生产线排线布局,再到设备安装调试、人员技术培训等的工作,使公司走向世界的目标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裴立国:用专注成就专业

  “我于2000年开始从事设备自动化的维修,2007年来到金田工作。”大学学习机电专业,在完成学业之后,裴立国一直在从事相关工作,如今已有18年了,在电气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气技术主任工程师,在同事们眼里,裴立国做事情很专注,很爱钻研,所以技术过硬,是部门里的核心主力。他攻坚克难,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专注的精神,为公司节约了上百万元成本,是车间设备改造的中坚力量。

  2016年底,公司的工控机系统需要改造升级,本想让外面的合作单位去做这项工作,但后来由于外面单位报价太高,没有合作成功。“主要是我们公司的设备运行时间长了,如果按照外面单位的报价,对公司来讲是不合算的,后来我就跟领导汇报说我们自己尝试改一下。”就这样,裴立国主动揽下了这项任务,负责二期轧机AG系统升级项目。“这项设备改造其实对电脑技术方面的要求是很高的,它在软件和硬件方面要求都很高,设备高速运转要求精准。”除了硬件方面,裴立国又钻研电脑方面的技术,利用工业计算机,通过软件硬件设计,用了整整半年时间完成了改造升级,为公司节约了60万元成本。

  “这不单单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主要是设计,具体实施还是需要各方面的工人,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谈起工作,裴立国向来是低调的,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做了本职工作。几年前,裴立国还主导参与设备自动化变频技术和机械改造,每年可为公司节约成本约30万元。“当时是公司的一项设备在10多年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故障,本来也是要找外面的公司来改造的,后来我看了以后觉得我们自己可以改造好。”裴立国于是重新设计图纸,然后再去外面买原材料,通过自己的技术,一点一点将设备升级。“原先设备速度不可调,原出厂是没有速度设置方式的,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后来经过我们的改造,可以自己调节需要的速度。”裴立国说道。

  “活到老,学到老”是裴立国恪守的职业信条,为了让自己的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强,裴立国从来没有停止学习和实践。“评职称要考试要上课,我就去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平常工作中也能积累不少实践知识。”凭借着一股专注和专业,这几年裴立国陆续获得了电子中级工程师,维修电工一级,高级技师等职称。

  “如果肯去钻研肯吃苦,任何平凡的工作岗位都能发光发亮!”裴立国说道。

稿源 编辑:江北新闻网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 江北区委宣传部 网络支持: 江北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