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那么多年,终于拿到工程师证书,干起工作来更有底气了。”日前,通过评审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在宁波威孚天力增压技术有限公司工作已有10余年的王师傅笑着说。按照以往的评价方式,工程师评选需大专及以上学历,而自己只有高中学历。在企业内开展“自主化”评价激活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是我区积极打造技能人才成长最优环境的一个缩影。
在企业里,有很多这样的“老师傅”,他们身经百战,主持过多项技改项目,手下带出过无数徒弟,拿过专利,得过荣誉,凭借着丰富的经验为企业创造过巨大利润或者挽回过高额损失。然而,他们却在职称理论考试中屡屡折戟,一直无法晋升为高级技师。
今年来,我区以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契机,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大力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新增远洲大酒店、富强鑫(宁波)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为市级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示范企业。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市级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企业315家、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示范企业16家,其中2家被评为优秀示范企业。已有90名职工通过自主评价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为加强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我区通过进企业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摸清辖区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现状,在辖区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中,陆续确定了各批次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同时,将企业技术工人技能等级培训考核认定全部交由企业自主实施,一步下放到底、到位。企业就可以在部门定的标准和规范内,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及相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采用贴近生产需要、贴近岗位要求的考核方式,对职工技能水平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价,更加针对性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宁波汇众汽车车桥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企业最怕的就是,按照‘省标’‘行标’培训的人才企业不适用,企业需要的人才没有相应的考证标准。建立人才自主评价体系后,这样的烦恼将不复存在。”目前,先尝试对2个岗位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一旦通过评定,员工可以获得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还能“加薪”。目前,员工已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这对提升企业员工技能素质起到很大作用,将有效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区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能否转型升级,关键看人才。通过人才自主评价,能为江北企业集聚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江北经济发展才能更快更好。如今,随着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的不断推进,江北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也驶入了快车道,迎来属于他们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