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走进江北 >> 江北概况 | 江北名人 | 千年古县城 | 百年老外滩 | 名刹保国寺
新闻热线:87668489
稿件传真:87666163
E-mail:
newjb@vip.sina.com
newjb2003@yahoo.com.cn
首页 | 江北新闻 | 热点专题 | 宁波新闻 | 媒体看江北 | 魅力江北 | 文化旅游 | 网络政务 | 一线传真 |
您当前的位置 :江北新闻网 > 热点专题 正文
这五年,感受江北发展变迁(二)
深化改革激活力 乘风破浪促跨越
http://jbxww.cnnb.com.cn  17-10-23 08:20 】 【打印

  关键词五水共治剿灭劣Ⅴ类水农村环境整治

  生态建设一片绿意映蓝天

  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是这几年江北给人最大的感受。近几年来,江北为让“碧水蓝天”回归人们的视野,始终紧抓生态建设。我区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这一总目标,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农村环境整治”等区域环境专项整治,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

  我区“五水共治”工作成效明显,在剿灭劣Ⅴ类水这场持久战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今年9月,已通过市对区的全域剿劣验收。我区以“五水共治”项目为主导,动员全民剿劣,使区域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通过一系列“精准治水”组合拳,江北大河的红旗大闸和裘市大河的裘市断面提前实现了消劣目标,于8月中旬通过市治水办的断面剿劣验收。47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部完成工程整治和验收并公示。此外,通过分类施策、先堵后截,深化排污口标识设置工作,实现1064个排污、混排口整治全覆盖。

  除了低头看河水“碧波荡漾”,还得让江北居民抬头看“白云蓝天”,能畅快“深呼吸”,为此,我区大气防治工作毫不懈怠。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进一步融合,我区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以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建设为龙头,积极创新电商发展模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园区向中心城区都市工业集聚基地全面转型。同时推动工业区、涉农街道的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和低产地改造,发展占用资源少、创新能力强、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深入开展“大拆违、大淘汰、大整治”专项行动,全区累计拆违76.7万平方米,其中涉河违建40万平方米。淘汰沿河“低小散”“十小”个体200余家。

  农村生态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我区对各村“卫生保洁绩效”的整改情况予以加分,采取与资金奖励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与建设项目优先安排挂钩的“三挂钩”方式推动农村环境整治。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沿河厕所治理、污水管网建设以及畜禽养殖场关拆与破烂王整治等一批严重影响环境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此外,记者了解到,我区为打造美丽乡村,以景区的理念和标准,开展分类创建,试点乡村规划师制度,推进农村“安居宜居美居”专项行动,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记者胡青青通讯员高阳)

  关键词民生实事工程共享发展均衡发展

  民生建设百姓福祉挂心间

  村民看病更近更方便了,农村娃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得到优质教育,周到体贴的居家养老服务让老人生活无忧……这五年,是我区持之以恒办实事、促保障,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五年。

  五年来,我区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民生实事工程有效实施。财政用于民生支出五年累计达122亿元,是前五年的2.2倍;围绕民生领域,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相继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区,获得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省文化先进区、省中医药特色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五年来,我区坚持兜住底线、筑牢防线,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扎实推进,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户籍人口实际参保率达到96.8%;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累计培训城乡劳动力3.9万人,新增就业人数6.1万人。社会救助全面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五年来,我区坚持共享发展、均衡发展,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丰富。集团化办学、校地合作办学、公立医院改革、医疗联合体建设等取得新进展,先后新(扩)建6所中小学、23所幼儿园、5家公立医疗机构,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建成使用,在全市率先实现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高端民办教育、医疗和养老品牌引进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2016年以来,我区继续巩固和扩大社保参保率,推进流动人口社保政策并轨;提升教育实力,上海世外、宁大附校等优质资源正式落户;持续推进医疗服务“双下沉、两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慧医疗、社会办医占比等全市领先;生育服务制度改革、母子健康手册两项省级试点成绩突出。

  今年以来,我区进一步优化民生保障工作,社会事业得到不断繁荣。贯彻落实社保领域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提高社保参保规模和待遇水平,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并轨。深化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设,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高标准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区,提升高等级学前教育资源比率和义务段教育水平,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在我区布局进一步优化;全面推进“健康江北”建设,深入推进医改先行先试,提高社区卫生和高端民营医疗服务品质。

  (记者林嗣健)

  关键词文化强区宁波音乐港中华慈孝节中国合唱节

  文化建设传统与时尚相辉映

  江北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多元的文化传承,在推进文化强区、发展时尚产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江北在“十三五”规划中,强调以文化强区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决策。江北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不仅有认识、有态度,还有举措,这些举措具体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前,江北文化时尚产业发展目标定位清晰,工作举措扎实,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文化是一个城市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江北坚持“文化强区”战略,始终把“文化江北”作为展示江北特色、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发挥好江北文化的软实力,全力提升文化影响能级。

  “中华慈孝节”“中国合唱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慈孝文化、外滩开放文化、运河文化的品牌效应不断放大。2016年度市对区文化工作考核,江北位列全市第一梯队;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江北排位大幅提升;2016年全区共引进文创企业1045家,总认缴资本超过36.8亿元。如今,在江北,文化基因绚烂多姿。

  自从去年吹响建设号角以来,宁波音乐港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进展,先后列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市委全会报告,并纳入全市文艺繁荣七大计划之一。目前,宁波音乐港以大剧院周边为核心的“有核无边”发展架构基本确立,成功荣获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大奖。与此同时,音乐产业加速集聚,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地;音乐演艺再攀新高,各类有影响力的演艺活动如火如荼;音乐人才群贤毕至,俞峰、杜亚雄等音乐大师齐聚宁波。除此之外,音乐产业的体制机制不断理顺,通过合作运营等方式,盘活了宁波大剧院演出场所等资源。

  作为江北“三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外滩时尚港和宁波文创港,同样蓄势待发、精彩纷呈,各类国际名人纷纷走进老外滩,各类活动竞相绽放老外滩,在老外滩历史积淀的土壤中开出了更加洋气、时尚的花朵。此外,在孔浦、白沙、甬江三个街道的共同努力下,江北在工业遗存富集的甬江北岸开展排查摸底工作,绘编了分布情况详细地图,为尽早完成文创港前期规划、尽快启动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记者郭传太)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春风化雨润无声

  五年来,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凝聚社会正能量,倡导时代新风尚,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养,把在人们头脑里的精神文明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只要能救人,这就够了。”今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蔷,在浙江省中医院完成采集,用于救治一名患白血病的5岁小女孩,为年幼的生命带去重生的希望。近年来,我区连续开展了“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江北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涌现出了王蔷、韩永山等一批平凡而又伟大的先进典型,成为江北人民学习的楷模和标兵。

  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种”进群众心灵,五年来,我区各地建设了多个民风墙、文化墙、文化公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道德素质。“原本普通的白墙变成了精神文明宣传的阵地,既美化了村容村貌,还能提高大家的精神文明素养,比单纯的说教顶用多了。”洪塘街道鞍山村村民张先生说。十八大以来,我区先后组织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意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此外,我区还借助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传播快、受众面广等优势,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积极开展“文明江北行”进社区(村)系列活动,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思想道德教育润物无声。

  五年来,我区还先后开设道德讲堂、国学讲堂、非遗讲堂,利用“微课堂”等活动载体,保证了先进文化进村入户、入脑入心;同时,着力培育村风民风,指导社区(村)制定完善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引导群众以名人为榜样,立家规、树家训,形成崇尚最美家庭、传承优良家风、追求幸福生活的良好风气。

  当前,我区正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着力优化工作机制,破解重点难点问题,打造特色创建亮点,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推动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形成更加安定和谐的良好氛围。

稿源 新江北 编辑 江北新闻网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 江北区委宣传部 网络支持: 江北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