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走进江北 >> 江北概况 | 江北名人 | 千年古县城 | 百年老外滩 | 名刹保国寺
新闻热线:87668489
稿件传真:87666163
E-mail:
newjb@vip.sina.com
newjb2003@yahoo.com.cn
首页 | 江北新闻 | 热点专题 | 宁波新闻 | 媒体看江北 | 魅力江北 | 文化旅游 | 网络政务 | 一线传真 |
您当前的位置 :江北新闻网 > 它山之石 正文
莲都:追寻绿色发展“金钥匙”
http://jbxww.cnnb.com.cn  17-04-19 09:10 】 【打印

  刚刚落幕的首届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全国各地的业界嘉宾、专家学者代表齐聚安吉,纷纷为莲都的放心农业点赞,为“农文旅”融合的莲都模式叫好。

  生态,是莲都区最优质的资源,也是最宝贵的财富,更是莲都发展的优势所在。近年来,莲都区全面实施“生态+”发展战略,持续厚植生态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的路径和模式,以生态为针,旅游为线,通过穿针引线将一产二产三产相融合,推动莲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质增效。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科学和民主决策。莲都区委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首善担当创一流”的定位和要求,勇当全市绿色发展探路者和模范生。为此,莲都区委、区政府实事求是,经过研判,因地制宜提出了“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融共享,善谋善作善成”的总体要求,“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三大发展任务,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确立了“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优一产”的基本思路,把发展生态产业与农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大力打造绿色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增长极的奋斗目标。

  “农旅结合”开新景

  日前,那然公社与莲都新农人联盟产品对接分享会召开,莲都区十余个农业基地将借助这一农产品销售平台,将生态养生的旅游地产品推向全国。让一产“联姻”三产,从而提高了种养植业附加值,这是莲都区推行特色农业“接二连三”,农旅深度融合打出增收“组合拳”的一个缩影。

  入春以来,坐落于莲都区老竹镇丁公村的处州蜂业蜜蜂养殖基地,以独特的游玩形式、丰富的体验内容,让游客见证并体验了“中华蜜蜂文化主题园”的独特魅力,如今这里已成为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的新景点。

  沿着养蜂基地的山路逐级而上,沿路布设的“蜂雨亭”有序排列,既迎合了蜜蜂的习性,又便于人工取蜜,青山和“蜂窝”浑然融合。在山顶平台,这里被巧妙设计成了一个“蜜蜂”主题花园,沿着花海四周的石路,游客可以在“蜂花雪月亭”感受自然的惬意。

  处州蜂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剑指着一个有两层楼高的“蜂桶”说:“这个超大型蜂桶是按照1:15的比例放大建造的,桶内巢脾和巢梁一应俱全。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小蜜蜂酿蜜的全过程,了解与蜜蜂相关的科普知识。”

  据介绍,近年来该区相继出台《关于加快莲都区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养生农业发展的决定》《莲都区加快推进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大力推进生态精品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

  在莲都区,小而美的电商尝试者——“倪老腌”辣椒酱,就是以“农旅”融合而发展壮大的,在古堰画乡一栋几百平方米的古宅里面,各色辣椒经纯手工制作后,已成为每瓶售价四十元以上的“疯狂辣椒酱”,做到淘宝网第一辣椒酱品牌。“这里不只是卖产品,更是宣扬和传播其中的文化。”有游客这样评价。如今,“倪老腌”辣椒酱已成古堰画乡的特产,很多游客都愿意带一瓶回家。“现在‘倪老腌’淘宝店已是4个蓝冠的店铺了,年交易额在700万元以上。”“倪老腌”辣椒酱创始人倪向明说。

  在梅峰茶业的包装盒上,印着“丽水山耕”农产品标记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有机茶示范基地标识。据介绍,“丽水山耕”是产自丽水、代表丽水农耕文化、以农产品为主要产品的区域公共品牌。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认可,更是将梅峰茶业推上了世界的舞台。

  在两个小小标志背后,象征着梅峰茶业的安全与放心。

  “丽水山耕”品牌建设和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工作是丽水市推进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旅深度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截至目前,莲都区已有26家生产经营主体获得“丽水山耕”品牌使用许可,58个商品被认定为农产品旅游地商品。

  莲都区农业主体对农耕文化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不仅配合产品促进了文化的普及,而且还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本身的附加价值。据介绍,莲都区按照“古堰渠、老农耕、新田园”的定位,深入挖掘碧湖平原通济堰农耕文化,编制《莲都区国家农业公园建设规划》《莲都区碧湖主导产业集聚区规划》《百兴菇业魔幻菇林主题园区》等一系列发展规划,将农业与文化深度融合,在莲都区休闲农业流行的道路上铺设了底蕴。

  “提一连三”巧转型

  别具一格的菌菇景观长廊、别出心裁的菌菇生机餐厅、妙趣横生的采菇体验区……眼下,丽水市百兴菇业公司全新打造的,以“菌文化奇妙之旅”为主题的工农旅融合观光项目——“魔幻菇林”即将迎来第一批游客,该公司也将迈出工业体验游的第一步。

  “‘魔幻菇林’项目去年底开始动工,对原工厂进行整体休闲化提升、旅游化改造、品牌化升级,让游客身临其境、零距离感受食用菌的奇特迷幻世界、感知大自然的神奇。该项目预计5月初实现接待功能。”公司负责人吴其进介绍说,该项目将实现从单一的生产及品牌代工产业转型升级为集生产、科普、观光、休闲、购物、餐饮为一体菌类特色主题体验园的现代农业。

  位于碧湖镇丽水工业园区内的百兴菇业,因距离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堰画乡仅两公里,使得这里形成了农工旅结合的“黄金区位”。吴其进表示,从2012年起,企业、团队、自驾的游客络绎不绝,每天可接待100至200人次。除参观基地外,游客还能从基地学到不少采摘技能和养身知识。

  作为丽水工业园区工业旅游功能相对完备的一个工业体验游示范点,百兴菇业这种将工业生产与体验旅游相融合的一大亮点,为园区转型升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工旅融合,提一连三”是莲都近年又一新的发展举措。该区把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等特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链重点来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基地景区化、土特产品牌化、乡间小屋民宿化、工厂“观光+体验”化,推动产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逐步形成产旅融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生态产业旅游新业态,全面释放产旅融合“叠加效应”。

  一颗豆子如何变成酱油?酿造工艺有哪些奥秘?当酱油遇上“高科技”……在百年老字号“鱼跃”酿造公司的厂区,游客都能亲历感受带着纯正香气的酒曲、糯米和黄豆“进化”至酱油的全过程。这些年里,“鱼跃”不但成为了当地炙手可热的工业旅游项目,而且还是浙江省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丽水市消费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参观团上百批次,广受各界好评。这是莲都区产业融合发展的又一个经典例子。

  目前鱼跃公司已在丽水工业园区碧湖产业区块开展“鱼跃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这个集生产、文化、旅游、养生、科研、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主体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后,将成为人们体验品味多彩酱醋文化的好去处。

  “我们通过工业游,以各种新奇有趣的方式输送科普文化知识,把最神秘的、专业的、先进的酱油、食醋酿造工艺,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百姓。”正如鱼跃酿造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旭东所说。

  当前,莲都工业经济基础薄弱,无论是从总量、结构,还是发展态势上看,与丽水唯一市辖区的地位不相符。为此,莲都区委、区政府坚持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并行,把发展生态工业作为莲都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

  笔者了解到,今年的莲都区干部大会设置了区领导现场领办重大项目环节,包括区委书记、区长在内的区四套班子35位区领导,当着全区干部群众的面,逐一上台,将35个重点项目逐一领办。“认领成功”后,领办领导要主动过问、及时掌握项目最新进展情况,每个月过问一次进展情况,2个月开展一次现场调研,一个季度开展一次项目汇报会。

  “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三者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没有生态制造业就没有莲都的未来,我们要始终将发展生态工业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莲都区委主要负责人坦言。

  “多管齐下”促增收

  九百多年前,北宋词人在莲都写下了“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城春色”的佳句,九百多年后,这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成为致富之源。

  从“深山老林人未识”到休闲度假的“后花园”。整齐的民居与成片的皇菊相映成趣,野山梯田变成一片花海,岩泉街道叶平头自然村成了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原来的叶平头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产业支撑薄弱,交通不便,鲜为人知。如今,“一朵”轩德皇菊花形成特色产业,促进叶平头村村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

  该区注重打造精品乡村游路线,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农耕文化传承、民俗风情体验、乡村养生度假等旅游项目。今年1~3月,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为158532.76万元,同比增长37.85%;实现客房网络销售14925间,同比增长158.23%。莲都这场掘金之旅,搅活了农旅融合的一池春水,浇灌出了一朵皎洁而饱满的富农之花。

  近年来,该区大力推行“畜牧进山、养殖上山”,最大限度地提高养殖效益,像峰源乡金坑村80后村民金友品夫妻,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高山气候、资源和环境,投入30万元养牛羊,通过山地纯天然放养繁殖,一年可卖100只羊、10头牛,收入最低也有23万元。

  在积极推进畜禽养殖业整治过程中,莲都还通过治水倒逼实现畜牧业转型,采用“养猪上楼”“赶鸭上岸”“三沼利用”等模式实施生态循环养殖。如,从2013年开始试点并逐步推广“非接触式发酵床养猪零排放”模式(即阁楼上养猪,楼下建生物发酵床)。目前,采用该模式养殖的生猪占全区饲养量的2/3,千头规模以上养殖场已全覆盖。与传统模式相比,养殖场栏舍使用率提高15%,生猪出栏时间缩短15天,生猪死亡率由5%~8%下降至3%左右,每头猪饲养成本降低50~100元。“我们正全力落实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主推‘养猪上楼’模式,新建一批‘养猪谷’。目前,全区有12个乡镇(街道)初步落实生猪适养地块35个,共902亩。”莲都区农业局局长叶庆武说。

  尤其是“十箱万元助农增收行动”反响很好,首批遴选了适宜发展蜜蜂养殖的黄村乡严鸟村、老竹镇后坑村等40户低收入农户,采用统一供种、统一蜂具、统一技术、统一销售模式,扶持每户养殖土蜂10箱以上,仅此一项户均增收万元以上。目前,该区正将这些典型进行推广,让更多农民收获“生态红利”。

  为防止农村出现新的返贫和进一步改善困难家庭生产生活条件的目标,莲都区精准发力,找准贫根,继续推行“一户一办法”,勇啃“防止返贫”这块“硬骨头”。该区通过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教育帮扶、“微心愿”帮扶、困难家庭救助、加大造血式扶贫等举措,做好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后的相关后续工作。

  莲都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事业成败,惟在得人。在追梦“绿富美”,全面奔小康的历史进程中,莲都着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上率下,首善担当,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局面,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快乐高效工作,同时,深化考核体系改革,推行责任共担机制,每季度开展干部实绩PK,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提供平台,为莲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稿源 浙江日报 编辑 江北新闻网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 江北区委宣传部 网络支持: 江北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