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走进江北 >> 江北概况 | 江北名人 | 千年古县城 | 百年老外滩 | 名刹保国寺
新闻热线:87668489
稿件传真:87666163
E-mail:
newjb@vip.sina.com
newjb2003@yahoo.com.cn
首页 | 江北新闻 | 热点专题 | 宁波新闻 | 媒体看江北 | 魅力江北 | 文化旅游 | 网络政务 | 一线传真 |
您当前的位置 :江北新闻网 > 江北群众网 > 典型案例 正文
捐资治水共护母亲河
记庄桥街道李家村党支部书记陈国云
http://jbxww.cnnb.com.cn  14-08-08 09:34 】 【打印

    “能为母亲河做点事,我很快乐。”陈国云,一位质朴而富有爱心的农民企业家,在得知政府出台“五水共治”的政策后,第一时间找到了庄桥街道五水共治办,以个人名义为治水慷慨解囊80万元。他说,看到河水变清是他此生的愿望,如果自己看不到,也至少可以让后代子孙享到福。

  捐资治水回报家乡

  作为宁波市永发运输公司和宁波庄利建设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虽然工作很忙,陈国云却时常抽空去河边转转,看到河流,让他想起儿时的生活。“那时候生活清苦而简单,一到夏天,我和几个小伙伴经常去村里那条庄桥大河游泳、摸鱼,别提有多高兴了,现在每次想起都觉得很幸福。”

  正因为对河流有着特殊感情,看到周围企业越来越多,周遭环境却越来越差,他一次次被刺痛,也开始反思,河流变脏,空气质量变差,很多企业都有逃脱不开的责任。“生活环境不好了,做企业有什么意思,钱再多又有什么用?庄桥大河是我的母亲河,我在这边成长,她孕育了我,现在她生病了,我有什么理由不救自己的母亲?”

  得知政府有大力治河的举动后,陈国云开心了很久。除了主动捐款外,他还积极动员自己的家人和下属一起来参与治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治水是一项长期事业,要的就是齐心协力,哪怕是常去河边看看水质情况,也是一种关注。”

  在决定捐款后,陈国云并没有一次性“付清”,而是分作三批到账,今年30万,明年30万,2016年再20万。对于捐款,他心里想得很明白,这不是一场作秀运动,也不是心血来潮,捐款不是说钱越多越好,越快出钱越好,细水才能长流,只有持续关注,才能让爱心真正发挥作用。

  治水之路任重道远

  事实上,陈国云还是李家村的党支部书记。从1992年自主创业那年起,每逢过年,他都会给村里所有老人送上油、米等春节年货,创业之路坎坎坷坷,但他对村里老人的惦记却一直没有中断。从2010年起,随着企业生意做大,陈国云“敬孝心”的范围也延伸到了隔壁邻村,如今,已有8个村的1500多名老人,每年都会收到陈国云的春节慰问。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是别人帮助了我,现在我已经有能力回报社会了,我就想为大家多做一点事情,仅此而已。” 2006年,陈国云在区慈善总会以公司名义设立158万元扶贫帮困冠名基金,用于贫困村民的助困、助医、助老等。几年下来,这些善款一次次给那些困难农户解了燃眉之急。2010年,他又向区慈善总会提议,成立由自己公司和自己所在村庄桥李家村联合组建的庄李企村联合慈善分会,慈善冠名基金增加到2588万元,该慈善分会也成为我省第一家企村联合慈善分会。

  陈国云坦言,在帮助群众方面,他已经做了很多年,然而在治水方面,他才刚刚起步。治水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生活环境好了,人们的健康才有保障,祖国才有未来,这条治水之路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平日里性格豪爽的他,在捐款时却有自己的“腼腆”。“为家乡做些事不用报道,这是应该的。”“报道就报道,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但千万别夸大写,我做的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千万别夸大。”临走时,他一再嘱咐记者。

稿源 江北新闻网 编辑 施琦杰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 江北区委宣传部 网络支持: 江北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