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白沙街道北站社区的秦爱津,社区里的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能干、热心、真诚,都是居民对秦爱津的评价。
秦爱津,河北人,随军来宁波后,于2007年8月接任白沙街道北站社区综合治理工作。面对复杂琐碎的社区工作,秦爱津二话不说都扛在肩头。刚开始工作,语言关难住了她。于是,每天看宁波电视“来发讲啥西”学地道的宁波话,成了她每晚的必备功课。此外,对于一些不懂的地方秦爱津都认真做笔记,隔天请教宁波本地的同事。不出半年,她已经能听懂大部分的宁波方言,有时候还能说上几句。这对她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北站社区是一个老社区,以老墙门,老年人、外来人员居多。秦爱津是这里有名的“老娘舅”,参与社区纠纷调解。对于一些难搞的事情,她往往要上门调解5、6次。有时候遇到不可理喻的居民,还会遭来谩骂,她也默默忍受着,巧妙地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泗洲街10号3户居民,将阳台洗衣机下水管装在前面平房顶上,水管滴滴答答漏水,影响前面那户人家的正常生活。这件事情闹到了居委会。秦爱津深入了解情况后,分别跟双方讲道理。对于10号居民她多次上门劝解,用换位思考的调解方式使得这户人家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正是因为秦爱津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近几年来,北站社区无一民事转刑事案,调解成功率达100%。
秦爱津还逐步感化边缘人员。她对这些人员进行定期联系、走访,鼓励他们积极面对人生。为更好地做帮扶工作,秦爱津在家里做起功课,翻阅书籍来了解边缘人员的心理思想,还通过一些影集资料来分析自己帮扶工作的方向。家住辖区内的小李(化名)从2001年开始吸毒,因为吸毒与亲人已经绝裂关系,很有可能走上不归路。秦爱津了解情况后,一次次上门嘘寒问暖,跟她交流谈心。通过多次暖心帮教,坚定了小李戒断毒瘾的信心和决心,现在她已经彻底脱离毒品,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除了社区工作者,秦爱津还有另一个称号“军嫂”。1998年,她随军来到宁波,跟着丈夫走四方。秦爱津之前是名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稳定,但是为爱走天涯的心情却让她勇敢地在另外一片天地下去认识新的人和事,去开拓全然陌生的交际圈。对于这些,秦爱津笑容恬淡:“既然选择了做军嫂,就只能忍受这份孤单寂寞。现在这个时代,追求的就是独立,我做好我自己,就是对丈夫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