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走进江北 >> 江北概况 | 江北名人 | 千年古县城 | 百年老外滩 | 名刹保国寺
新闻热线:87668489
稿件传真:87666163
E-mail:
newjb@vip.sina.com
newjb2003@yahoo.com.cn
首页 | 江北新闻 | 热点专题 | 宁波新闻 | 媒体看江北 | 魅力江北 | 文化旅游 | 网络政务 | 一线传真 |
您当前的位置 :江北新闻网 > 江北群众网 > 典型案例 正文
执法为民铸青春
http://jbxww.cnnb.com.cn  14-02-24 00:31 】 【打印

    吴革新的生命定格在7月19日。那天早晨,41岁的他在警衔培训的训练中,突然倒地,再也没有醒过来。
  这位从警整整20年的海曙交警大队事故中队中队长,还有太多的心愿没有完成:
  他花三年时间研发的两套交通事故远程处理调查系统完成了招标,就要正式启动;
  他调研设计的事故处理社区调解制度,要立即付诸实施;
  他利用工余时间排摸的交通黑点,需要集中整治……
  实践“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庄严承诺,为群众创造平安的出行环境,吴革新奉献了毕生的智慧和汗水。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省公安厅交管局的同志评价说:他的去世,是全省公安交通管理的损失!
  鞠躬尽瘁终不悔
  宁波交警的事故处理工作在全省小有名气,而吴革新则是公认的宁波交警事故处理专家。从普通民警到专家,吴革新把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执著追求,矢志不渝。
  从刚进入这个岗位开始,吴革新就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把自己在学习中、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疑惑一一记录下来,抽空逮到人就拿出小本子询问、探讨。太平洋财险宁波分公司理赔部总经理舒行良回忆说,吴革新经常打电话问他保险理赔方面的知识,有时候会被他问得真有点“烦”,但又不得不承认,吴革新简直就是保险理赔的专家。
  在吴革新的办公桌上,放着被他翻得皱皱的各类书籍。妻子费艳雁说,吴革新爱看书,只要一有空,就喜欢抱着书本“啃”,还不时熬夜做笔记。出事前的一段时间,他每天看书要到凌晨一两点。
  在实践中,吴革新同样爱钻研,为了查找一个痕迹,他常常往汽车底下一钻就是一两个小时。事故多,下不了班,他常常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妻子无奈之下向他下“最后通牒”:下不了班就在单位吃饭,回家吃饭事先通知!
  20年的努力,吴革新成为行家里手。在全省首届公安交警系统苦练基本功大比武中,他荣获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第一名。全市有什么交通疑难事故,领导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吴革新。同事们说,吴革新习惯性地一推眼镜,就一定有好办法。
  2006年在海曙区环城西路发生了一起死亡逃逸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在凌晨,在事故现场只有一名被撞倒在地的环卫工人,附近没有监控,没有目击证人。吴革新带领同事们,通过连续三天的调查走访排摸,依靠现场勘查找到的一块五厘米见方的汽车碎片,终于找到肇事车,成功侦破了这起看似毫无线索的交通肇事逃逸案。
  作为基层中队的干部,他不仅做好本职工作,还站在交管工作的全局思考问题。宁波推出轻微交通事故快撤快处机制,吴革新就是幕后功臣之一;目前方便市民快速处理的“短信确认”也是吴革新率先提出来的。
  21世纪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吴革新以超常的思维、超前的意识经常思考、探讨如何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改变事故处理传统落后的工作方法。2010年,他无意间发现了太平洋保险公司实施的远程车辆勘查定损系统,灵感爆发:如果交通事故笔录和文书能实现网络传递,那会给群众和交警带来很大的便利。
  想到就干,吴革新一边找资料一边去保险公司、法院实地学习考察他们的远程传输系统,在得到相关领导支持后,多方寻找有关公司合作开发。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吴革新自掏腰包购买摄像头并设计改装移动写字台等设备,为追求高质量的网络传输,他还认真学习网络知识,主动与网络公司沟通协商。目前,这套事故处理远程视频系统已开发完成。
  2011年,城市疏堵保畅成为交警部门的重点工作,吴革新开始探索如何把科技手段应用于事故现场勘查工作,提高事故现场勘查效率,最大限度减轻因交通事故对道路交通拥堵的影响。他在交通事故现场照相摄影系统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民警现场勘查照相发送到后台由专人集中制图的新构想。他从物联网入手,采用现场照相摄影采集数据,运用云计算技术和3G网络传输技术,实现后台制图中心专业绘图,从而实现了事故现场快速撤除,解决了现场数据易遗漏、数据难恢复的难题。
  小黄是深圳某公司的技术代表,他说吴革新的理念相当先进,在全国都是领先的,这两套系统投入使用,对于城市的交通管理、疏堵保畅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到海曙交警大队事故中队十年,吴革新劳心劳力,但他依然热爱着这一行。奉化交警大队的应方赤回忆说,今年6月吴革新在帮助奉化大队处理完一起涉警事故后说:“事故处理烦人啊,兄弟,我们天天面对的是一堆难啃的骨头,以后我们一起啃啊。”
  言犹在耳,斯人已去。说起这些,应方赤痛惜万分。
  侠骨柔情担道义
  得知吴革新离开人世的消息,宁波大学的颜老师特意赶来看望他的妻儿。
  去年4月7日,南苑街278号附近,一辆小客车将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撞成重伤后逃之夭夭。这名受伤的男子就是颜老师唯一的弟弟。
  当时事故现场留下的证据极少,吴革新一边鼓励颜老师尽力救治弟弟,一边全力以赴破案追逃。抓获肇事者后,吴革新还帮颜老师出谋划策,带他与各个部门沟通,与肇事者进行协商,最大程度地追回了赔偿。吴革新对法律的了解,对人的热忱,让颜老师无比佩服。
  “开始时,我感觉到对方托人向吴队长打招呼了。那时我很担心,但吴队长说‘你放心,我们会公正地处理的’。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不偏不倚!”颜老师说到这里,泪眼蒙眬。
  对肇事者,吴革新努力追偿,绝不手软。他担任中队长以来,海曙交警大队重大事故逃逸案破案率达到100%。“要还被害人一个公正。”这是吴革新努力钻研业务、夜以继日工作的动力。2010年6月,在日常的事故处理工作中,发现一名驾驶员连续发生事故,出于高度的职业警觉,吴革新认真分析了这名驾驶员的事故特点,发现他有故意制造事故骗保的嫌疑,立即向大队领导汇报,并成立调查小组,通过系统事故查询、调取监控、保险公司调查等手段,在治安、刑侦、保险协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进一步排查比对,扩大战果,成功打掉了涉案73起的安徽籍人员组成的交通事故骗保诈骗团伙。同年,又接连打掉了其他两个同类型的犯罪团伙。
  而对群众,吴革新满腔热情。中等个儿,微胖的身材,面带笑容,亲切而和善,这是许多当事人对吴革新的印象。小马是原事故中队的内勤,她和吴革新曾在一个办公室共事过一段时间。她说:“吴队长心肠很好,有些交通事故,当事人是外来务工人员,实在赔不出,吴革新就悄悄地给他们钱。我和他共事时间不长,但亲眼看见过两三次。”
  吴革新经常对民警说,我们处理的每一起交通事故在我们看来可能只是一项工作,一件小事,但对于当事人来讲那是大事,我们在处理时一定要慎重。他对每一个一般程序的事故案卷都亲自审核,对每一份事故认定书都要认真审核,连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认真斟酌。
  对重特大事故,更是事必躬亲。根据他的经验,在这些事故中,当事人是“怎么受伤的”往往是亲属最想知道的。这就要求在解释的过程中不但要实事求是,同时也要讲究专业知识和日常知识的有机结合。吴革新总是尽可能与群众感同身受,耐心解释,他接待的死伤者家属往往情绪激动而来,心平气和而去。去年9·25重大事故发生后,死者的家属在海曙大队事故处理大厅一住就是三天,吴革新陪了他们三天,同吃同住,反复解释,不断劝慰,终于平息了死者家属的情绪,最终使交通事故顺利解决。
  在上路执勤巡逻时,外地车辆不熟悉路,他总是耐心地给驾驶员指路;有车辆发生故障,他主动帮助联系修理人员;群众有困难,他总是慷慨相助。今年2月10日17时许,吴革新发现一辆湖北籍的大客车停靠在通途路边,影响了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他立即上前询问情况。当得知车辆发生故障,他迅速联系修理工对大客车进行抢修。同时他还不停地安抚焦急的乘客,稳定他们的情绪。在修理工人、驾驶员和民警的共同努力下,半小时后故障排除,大客车顺利返程。
  天天面对鲜血,吴革新生前常说,他最听不得的是群众的哭声。为此,他经常利用工余时间深入辖区,对存在隐患的地方进行实地勘查,并提出整改建议,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去年,他在事故处理中发现,环城西路宏通苑附近接连发生5起交通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为此,他多次到这个路段调研,发现这里部分路灯照明被树枝遮挡,并且在宏通苑外近200米的道路上无路灯,导致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因视线不清引发交通事故。针对这一情况,他专门起草了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协调有关部门对该隐患进行治理,治理完毕后,这个路段至今未发生交通事故。
  肝胆相照鉴忠诚
  吴革新坚持原则是出了名的。有一年,他父亲在中山广场附近被车撞了。老人家直接和肇事司机说他儿子是干什么的。司机郁闷了:对方儿子是事故中队中队长,自己还能不负全责?最后的责任认定却让他吃了一惊:老人负有次要责任。一切按照规矩来,没有想象中的“后门”。司机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
  “这事我记忆犹新,我们开始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老人的身份,队长也没说。后来责任认定,老人是次责,保险公司赔了一部分,剩下的差价全是队长自己承担的。”吴革新生前的同事陈启明这样说。
  在家人眼中,吴革新是好爸爸、好丈夫、好儿子。但他们都知道,在吴革新心里,最重的还是他热爱的工作。他的妻子费艳雁说,不管周末,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吴革新的手机一直都是开着的。睡得再沉,手机响三下,一定会醒;不管多晚,有重大事故,他就出发。
  “这么多年来,每年大年夜都是他去队里值班。”费艳雁说,去年她因病重住院治疗,当时宁波的医院都下了病危通知单。之后她转院去上海进行治疗,昏迷期间吴革新没日没夜地照顾她,这让她很感动。但等她从死亡线上被抢救回来,情况稍有好转,“他说他实在放不下工作,赶回去值一天班,第二天再回来,那天刚好是大年夜。”
  在同事们眼中,吴革新是领导,对工作要求高,但在工作之余,他就是可亲可敬的“兄弟”。干事故处理的,没有白天黑夜,不管风吹雨打,有任务就得加班。细心的吴革新会给同事的家属打去电话,说明情况并向她们“请假”,之后还会让指导员发送短信,向家属团汇报情况。
  吴革新说,同志们在一起工作就是缘分,每天在一起的时间比与老婆在一起的时间还长,所以一定要相互帮助。谁家要买房子要装修、谁家老婆要生小孩、谁家老人生病,只要他能帮上忙,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比对自己的亲人还卖力。
  郑旭东是事故中队的一员,作为中队资历最老的人,他就“服”这位中队长。郑旭东说,前些年他老婆患急病,是吴革新等人帮忙送去医院的,他老婆吐了吴革新一身,但吴革新始终没有一句抱怨,只顾着忙前忙后。
  但即使“亲如兄弟”,遇到“原则”的事,吴革新仍然公私分明。今年3月,一名同事的亲戚无证驾驶肇事,同事打电话找队长请求在定责时“照顾照顾”,还连夜带上一些烟酒找到吴革新的家。吴革新考虑再三,破例在家里接待了他们。他从侧面委婉批评了同事的错误做法,将同事争取过来一同做亲戚的思想工作。他和来访者进行长谈,从案件情况谈到对方家庭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对方卸下了所有思想包袱,第二天事故双方顺利达成赔偿协议。他告诫同事们:事故处理,原则性、时效性很强,稍有差错,就会产生损害群众利益、甚至放纵罪犯的严重后果。
  说到这些,事故中队铁铮铮的汉子们,个个眼圈发红。
  “好兄弟,在天堂,一切好!”这是一位同事写给吴革新的,它是同事们对吴革新的最后祝福。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施琦杰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 江北区委宣传部 网络支持: 江北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