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来到曾存粮家的时候,已经有十来个人比他先到了。进堂屋,一眼就看到好友曾桂粮的遗像,他不禁叹了口气。看看比他先到的那些人,有的面色沉重,有的略带焦虑,有的愁眉不展,老李知道,他们也是为了同一件事,由死者的哥哥曾存粮约过来的。老李已经拿定了主意,只是心里有些哀痛。
“今天请各位朋友来,主要是想跟大家商量件事。”听到这句话,老李才看到坐在旁边的曾存粮。三个月,让这个健壮的男人脸色发黑,眼睛深凹,已瘦弱不堪,只那坚毅的目光透着些往日的英气。曾存粮接着说:“我前天晚上整理老弟遗物的时候,才知道当初办水厂时还有27万元的的欠款没有还。当年办厂时,你们都给了很大的帮助,欠了你们这么久的钱,让我们很过意不去。所以今天,我只想恳请你们,给我一些时间,我一定会把这些钱还给你们!今天我在这里,以我的名义重开欠条……”
听了这些话,有的将信将疑,有的喜形于色,老李眉头锁起来了。曾家的事,他知道得一清二楚。2002年,曾桂粮办水厂时,几乎是白手起家,借了30来万。前几年刚刚起步,只够维持日常开销,现在走上正轨,稍有盈利,一场车祸,致使胰腺断裂,一家子几乎陷入了绝境。兄弟情深,曾存粮毅然接过这副担子!这是多重的担子?这是水厂和医院之间的日夜奔波,这是四处筹集医药费的焦急与无奈,这是身体的极度疲惫和精神上对老弟的极度担忧。这副担子,最终使这个汉子在三个月里瘦了整整40斤;这副担子,让他最终失去了兄弟又背上27万元的医疗债款。现在,曾存粮又主动要把弟弟办厂时的27万元欠款承担起来,一共54万,这又是多大的压力啊。按照现在水厂的经营情况,把所有的利润全部用来还债,需要8年!老李心里又担心又钦佩。担心的是,这么大的压力,存粮一家怎么承担得起,即使承担下来,对这一家老小是多么残忍;钦佩的是,他不但承担27万元的医疗费用,还承担27万元的办厂借款。俗话说:“人死账烂。”这办厂的欠款,即使不还了,人们也不会指责他的,毕竟不是存粮借的。
想到这里,老李对存粮说:“老曾,本来,事情到这地步,我没想过要回这些钱了。这天灾人祸,怪不得谁。刚刚听你一说,这么大的数目,你怎么还啊。妻儿老小,以后日子怎么过啊!我看,我这里的两万多块钱,欠条就不用开了,你什么时候还都行。”老李这么一说,另外几位债主也纷纷附和。
“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你们的心意我心领了。但是,办好水厂,是我老弟的心愿。我是他的哥哥,手足同心。老弟不在了,我现在接过这个厂子,就一定得替他还债。——即使水厂没有了,这债也得还。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老弟不在了,我还在!你们也知道我们兄弟的脾气,我做不出这不仁不义的事,我也不能因为这27万元,让我的兄弟背上不讲信用的恶名。这么多年,各位从没有催过还款,这份心意已经让我一家子很愧疚了,但现在的情况你们也知道,我有心无力啊。所以,我还得提个请求,请你们宽限我一些时候,我保证三年内,一定把欠款全部还清。”
话已说到这份上,老李也不好再劝。在场的债主,无不动容。曾存粮郑重地一一给债主写下欠条。
一张欠条,一个承诺;一个承诺,一份责任。为了早日还清欠款,曾存粮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地在水厂里打点经营。除了一些必要的日常开支,余下的每一分钱,包括自己和妻子的工资,他都积攒下来,一到可以还债的数目,就马上把钱送到债主手上。就这样,住着租来的房子,他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计划,一年多过去了,他已经还清16万多元的债务。
对这些债主,曾存粮心存感激。他感激债主们的体谅,他说:“有好几个债主,当我把钱送到他们手里,他们都推掉了,要我先还给那些急着用钱的人。”
他没想到,他的义举,正感动着美丽的雁城,在雁城传为佳话。
心存感激,心怀感动,世间的苦难也能演奏出美丽动人的歌。
人物链接:
曾存粮,湖南省衡阳市飞翔大桶饮用水厂厂长。因替亡弟偿还债务而被授予2009年度“湖南省诚信道德模范”、“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