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本刊组织记者,深入全区采访,走进动迁家庭与企业,问拆迁政策,聊生活现状,谈发展愿景。采访对象纷纷表示,拆迁改造,让城市更美、百姓更富、企业更有发展前景,他们对政府的征拆工作深感满意。
湾头拆迁农户融入城市新生活
从大闸路一路向北,以往狭窄的小路已经变成了通往湾头大桥的宽阔大道,原先破旧的城中村已不复存在,路两边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如果说一幅幅漂亮的规划图展示的是湾头今后的靓丽美景,而笔者通过接触走访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的老百姓,则真切感受到了湾头人内心正在发生的深层次变化。
六旬农妇的生活变迁
城市建设,拆迁先行。说到湾头这些年的变化,拆迁无疑是最重要的话题。2009年,湾头拆迁改造全面启动,通过两年多时间的攻坚克难,现已进入扫尾阶段。驱车经过湾头大桥,往桥南岸眺望,就可以看到大片安置房正拔地而起……
在甬江街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敲开了暂住在海曙高塘新村的辛阿翠老人的家。这是一套宽敞的三居室,即便是临时住所,家里的陈设还是整洁干净,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翘望着东北面,即将搬入的湾头新家,辛阿姨显得很期待和兴奋。
辛阿翠今年65岁,是湾头下江村的普通村民。当了一辈子农民的老人说:“我也能住这么漂亮的楼房,早个十年真是想也不敢想的。”虽说老人以前的房子面积不小,但由于就在姚江边上,每年一到台风季节,家里就要“发大水”,前些年遇上过一次强台风,家里淹的水足足有小腿高,沙发柜子还有电器都会泡在水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说,如果遇上下雨天,晚上提心吊胆。
随着湾头拆迁改造全面推进,辛阿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江村接到拆迁通知后,辛阿姨第一时间就签了协议。根据政策,她家分到了三套面积不一的安置房。按照现在的建设进度,湾头安置房计划明年底竣工交付,这样也圆了辛阿姨的安居梦。
原先每月只靠350元农保过日子的辛阿姨,开始和家人规划起将来的幸福生活:一套大的留给儿子,小套留给女儿,还有一套,可以自己住。“如果把房子按市价卖掉,那养老肯定不成问题。”辛阿姨打趣道。现在,辛阿姨经常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没事的时候就到楼下的公园里散散步,一年里还会择日出去旅游……对她来说,已经“触摸”到了与都市人一样的节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