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区有关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区以“141工程”为依托,加大政策扶持,加强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实现企业从传统制造向先进“智造”转变。
据介绍,为提高企业科研攻关动力,减轻企业聘请创新型、紧缺型人才负担,我区规定企业可以智力支出作为技术开发费投入,把引才、育才投入列入经营成本;凡海外人才来江北区创业园创办科技研发企业的,按照项目先进性、投资规模和市场前景,经认定评估后,给予科研经费资助和租用生产、研发用房补贴。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超亿元建设研发中心,并借我区“海外引才”计划,重金聘请了一位德国博士出任研发中心总经理,进一步提高了研发团队的整体实力;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于去年9月底顺利实现博士后课题开题,为加快推进人才强企、科技强企战略实施提供了保障。
同时,我区还积极加强“四位一体”平台建设,通过打造海外人才创业园、科技创业中心、先进设备制造业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四位一体”科技创新平台,吸引海内外人才集聚江北。对于海外人才创业园,在明确入园对象条件基础上,专门设立了海外人才服务中心,为海外人才提供政策咨询、权益维护、人事代理等服务。同时,依托科技创业中心,通过招商引资,定向引进带有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生物工程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高层次人才落户发展。此外,加大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力度,对成功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及其在站博士后,分别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自去年以来,已累计引进各类人才30多人。
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为打造“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我区通过实施知识更新工程、人才开发工程、产学研合作工程等方式,着力培育一批能够瞄准国际、国内同行先进水平的企业技术创新团队,不断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据悉,我区每年将组织实施12天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以及组织实施现代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开发工程,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此外,我区还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增强人才培养实效,凡对入选市首届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的企业,将分别连续三年每年获得20万元市财政专项经费扶持,区财政也将酌情给予配套奖励。
记者 米兰 通讯员 吴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