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续建28个安置房项目进展顺利
走在连接城庄地块和谢家地块的丽江西路上,看到的是宝庆寺地块上一派繁忙的施工场面。1#地块和3#-1地块都是安置房项目,这两个项目建筑面积达18.8万平方米,等明年4月建成后可实现拆迁安置1700余户。“我的房子就在这里,明年就可以入住新居了。”指着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小高楼,拆迁户李大伯莫提有多高兴了。
高质量开建一批安置房,不仅是大规模推进征地拆迁的重要保障,也是城乡居民全方位改善人居环境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城乡一体综合配套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安置房数量连年实现大幅增长。2011年之前,全区累计交付拆迁安置房项目10个,总建筑面积为81.5万平方米,而现在正在续建或今年安排新开工的项目达28个,总建筑面积超315万平方米。
近年来,我区因项目拆迁、土地收储、农房“两改”和村民住宅集中联建等,连续三年拆迁总量突破百万平方米,安置房项目连年猛增。为使拆迁快速平稳推进,让拆迁群众宽心、放心,我区提出了安置房建设“房等人”的目标。今年的工作基调是“集中资源保在建,拓展渠道抓开工,练好内功促前期”,全力在创新建设模式、破解安置房建设难题、强化房源供给管理等方面下工夫、花力气,争取在资金、供地等问题上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根据初步计划,今年需要新开工的项目有5个,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以上;建成投用项目7个,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可提供房源2668套。此外,还将做好12个安置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建筑面积147.1万平方米。
安置房点多面广量大,急切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针对这一情况,我区还试水推出BT模式,它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以大庆新村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8.8万平方米,至少需要由20个专业人才构成的团队才能操作这个项目。如果采取BT模式就能充分利用房地产公司的人才资源优势,提高项目开发建设的专业程度,政府也无需聘请大量专业“临时工”,资金成本和行政成本大大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