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见习记者 周亚琼 通讯员 刘红霞
庄桥街道拆迁办支部书记陈磊主要负责谢家及宝庆寺地块的拆迁工作,目前这两个地块的房屋拆迁率分别达95%和98%,有效确保了江北万达、宝庆寺地块安置房等众多重大项目的推进。谈到对拆迁工作的最大感受,他说:“关键是要在坚持拆迁政策原则的基础上,从群众利益的角度考虑,帮助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保障他们的权利,用真心换取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陈磊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群众都是欢迎拆迁的,但涉及到具体的拆迁户,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能在第一时间顺利签约,这部分约占拆迁总户数的30-40%,而因为家庭内部矛盾导致签约延缓的至少占10—20%。
谢家地块某村一户人家,父母已经过世,膝下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其中两个女儿嫁到了外地。留在本村的三兄妹拆迁时都能分到一定面积的安置房。问题出在了父母过世后留下的70多平方米的安置面积如何分割上。外嫁的两个女儿希望多分一些面积,以便能以调产安置的方式得到房产,同时愿意给予其他三兄妹一定的经济补偿,但后三者却提出平均分配面积,或两个外嫁女儿按市场价购买面积。原本和睦的兄妹几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
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陈磊邀请兄妹五人一起到拆迁办协商具体事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缓解矛盾,使几兄妹尽释前嫌的同时,帮他们一起分析如何分配能既维护了亲情,同时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半个月左右时间里接连协调了四五次,兄妹五人最终就分配方案达成了满意的共识。
认识陈磊的都说他做拆迁工作有一股子韧劲,尤其在说服“钉子户”搬迁时更是不厌其烦,这既体现了他的工作能力,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工作意念。
宝庆寺地块拆迁中,一对夫妻的两幢楼房,因男主人周师傅对安置补偿不满意迟迟未能签署拆迁协议。“从去年春节前到‘五一’3个月左右时间里,我去他们家前后至少30次”。陈磊告诉记者,遗憾的是无论他怎样将政策进行一项项分析,周师傅就是听不进去,亲戚朋友、老战友等轮流来劝也无济于事。拆迁最终进入强制执行阶段。
“强制拆迁对拆迁户的心理伤害比较大,不到最后一刻,我不愿放弃,幸运的是,在拆迁办、法院工作人员及当事人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周师傅最终在准备强制执行的当天改变主意同意签署协议。”陈磊说,这件事后,他又多次找到周师傅对他进行劝解,如今,对方已经完全想通了,认识到原因主要还是出在自己没弄清楚政策。
曾有一位拆迁户希望陈磊在评估房屋装修费用和安置时帮点忙,并向他赠送“礼金”,陈磊多次拒绝,表示不能接受,但该拆迁户执意留下“礼金”转身就走。陈磊将“礼金”悉数交到街道纪工委,为消除拆迁户的顾虑,他还特意与纪工委领导商议,提出等该拆迁户的拆迁事宜全部结束后再予以返还。
陈磊告诉记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拆迁户出于各种原因向他许以利益的并非个例,对此,他一概予以拒绝。“拆迁是我的本职工作,做好是应该的,不可能违反拆迁政策去谋求各种私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