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力促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第一招:加大企业服务力度
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尤其是高度关注重点工业企业及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指标,对经济走势做好预测与研判,并建立企业经营风险预警预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小微企业统计监测体系的作用,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找出解决办法。
进一步深化企业服务工作,深入实施“进村入企”等服务企业的活动,并做好新经济政策的宣传落实工作,增强政策执行落实的自觉性、责任心,帮助企业了解政策、运用政策、用足用好政策。
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负,继续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推进银企合作,多形式搭建企业与银行交流平台,加强银企间信息对称,畅通银企信息交流,鼓励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为中小微企业进一步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在运用相应的财税、金融政策化解其生存困境的同时,将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产业发展的良好预期,在技术设备引进和改造、人才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第二招:培育新兴产业
以高新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大力引进培育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处于产业链高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长阳科技等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引导柯力电气、沪甬电力、三星科技企业等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和智能计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第三招:扩大有效投资
加强优质项目储备工作,加大产业类重点项目的谋划力度,研究储备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容易逐步形成产业聚集的项目。同时,建立区级筛选优化工业项目储备库,初步形成谋划、前期、在建的工业项目储备梯队。加快创新完善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审批联动机制,继续实行重大工业项目模拟审批、项目会商会审等制度,加快工业项目推进速度。
第四招:推进低产地改造工程
大力推进低产地重点改造计划,与房产中介合作,建设闲置资源排摸与使用平台。对低产地改造示范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启动实施第二批低产地改造计划,并继续对列入第一批低产地重点改造计划的58家企业实施改造。低产地改造过程中结合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完善产业退出机制,建立淘汰落后产能责任制等办法,加快淘汰能耗水平高、环境污染重、资源占用多、经济效益差的产业项目,加速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好区域闲置低效资源的排摸工作,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更大程度地挖掘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