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都不能认为别人已经确切地了解你真正关心什么和你完成了什么。花费时间和精力让别人了解你的实际情况,是值得的。
为了有助于使你自己向成功的目标前进,要从今日起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留心你在每一个场合是怎样展现自己的,无论是在工作中、在家里或在社交场合,不论是同别人面谈还是打电话谈。
不要总是求人原谅,不要贬低自己。不要担心人家说你突出自己或者自负。要抛弃掉小时候受到的关于要平凡无为的教训。
当你多讲起一些在你的生活中发生的美好愉快的事情时,你就会把别人吸引住。他们将会为你所倾倒,愿意同你关系更密切。你能够具有积极的魅力。要记住:
别人如何看你,关键在于你。做了什么好事,要让别人知道。
知难而进
当一切似乎都不顺利的时候,要记住——飞机是逆风起飞的,而不是顺风起飞的。
——亨利·福特
你是否曾经为自己的处事能力担过心?当你试图做一件生疏的事情或者解决一个重要问题时,是否觉得生理上出现某些症状使你难受?你是否曾经着急得出汗、紧张得心跳加快?你是否虑自己的精力或许不足以应付面对的局面?
如果是这样,都是正常的!
担心忧虑的时候,一般都会显出这些症状,大多数人经常都会如此。成功者这种难受的时候比别人要多,因为他们接受的新的挑战非常之多。但是,成功者能够把忧虑抛在一旁,集中精力去把事情办好。成功者虽然常常担惊受怕,却不是匆匆忙忙想办法摆脱困境,而是以这种忧虑作为动力,作为“前进的力量”。
你也可以学会如何化忧虑为动力,为你点燃一只火箭,送你进入实现目标的轨道:
畏惧乃是一种催化剂。无所畏惧的人将一事无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唯有畏惧是最强大的促动力量。所以,不管作什幺事情,切莫设法平息你的畏惧,而要助长这种畏惧。你越是担惊害怕,取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洛伊斯·科雷
发挥你的超常力量
畏惧既有惊人的建设性力量,也有惊人的破坏性力量。有时候,畏惧能够产生极大的作用,使你一下子发挥出惊人的潜在力量,作出平时不可想象的事情:
——“一位八十岁半身瘫痪的老人,在一个持枪暴徒袭击他的孙女时,用手杖把那个暴徒打跑了。”
——“一个男人在家门前倒车,意外地把自己的小儿子撞倒了。他一只手便把汽车抬了起来,救出了孩子。”
——“一个妇女怕狗怕得要命。有一次,一群狗朝她的小孩扑去,她却把这一群狗打跑了。”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具备这种力量。但是,恐惧与忧虑可以爆发出强大的能量,促使我们生出大力神一样的力量,作出惊人的业绩。
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出的冲力,平时也能加以开发利用!仅仅是懂得了我们能够发挥出不可思议的力量这一点,就能够鼓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敢想敢干。
遗憾的是,很多成年人在危险情况下没有应变的本领,而是束手无策,把采取行动自卫的责任寄托于别人。有过这样的报道:汽车在车道上迎面开来,站在路上的人两眼直愣愣地呆在那里不躲。这种悲剧性的无能,是发育成长时期养成的习惯性行为。
当家长的热衷于保护和体贴自己的子女,有时一切事情都替孩子做,因而娇惯了他们。家长往往不让子女去做与他们年龄相当的事情,于是孩子们便习惯于依赖、埋怨、提要求,要做什么事情、想要什么东西都很固执。他们学不到控制自己周围环境的能力,不能独立行动,也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这种人长大之后,在紧急情况下就无所作为。他们不是努力设法并且冒失败的风险,而是袖手旁观,坐待别人来解救。
可怕的敌人
失败者受到的教育是把忧虑当作敌人。不管什么事情,都要避免忧虑。如果产生了忧虑,一定要害怕,要把这个敌人摧毁掉。多年来,失败者学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武器来排忧解愁,其中有酗酒、吸毒、闷睡、暴食、唠叨,吵架、吸烟,纵欲等等。
这些排忧解愁的办法都是自戕的办法,等于是残酷地毁坏自己的精力。因为,这样做是扼杀一个潜在的最强有力的动力源泉。
成功者尽力忍受住自己的忧虑。他们理解自己的忧虑心情,使自己习惯于随之而来的难受的感觉。当他们为试图改掉一些旧的行为而感到忧虑的时候,就对自己说:“这种情绪又来了。但是,我要坚持住。这次我决定要使生活发生一个改变,不管多么没有把握、多么心慌,一定要坚持下来。”
失败者想要改掉毛病觉得忧虑的时候,则找一些话为自己开脱。我把这种做法叫做“明天再说”的回避法:
——“我太累了,这个新的办法等到啊天再实行吧。”
——“我有那么多差使要干,现在先放一放,过几天再做这件事吧。”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