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日报
宁波晚报
东南商报
宁波侨讯
中国宁波网
 
您当前的位置 :江北新闻网 正文

新江北电子报(总第 925 期)

绽放在春天的美丽记忆
——区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速写
/   江北新闻网  03-06 20:26

编者按:
    草儿绿了,花儿红了。春天的日子里,我们将迎来女人们的第102个美丽“三八”节。
    作为全区妇女的“娘家人”,近年来,区妇联充分把握加强社会管理及创新给妇联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找准切入点,探索新思路,在全方位关爱妇女的同时,积极加入到江北经济社会建设中。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些绽放在春天的美丽记忆,回顾区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点滴。

关键词:帮扶贴心关爱暖心田
    一台复读机,很小,也花不了多少钱,可在单亲母亲张女士眼里,却是埋藏在心底的一个心愿。
    原来,在大女儿11岁的那年,张女士的丈夫 “走了”,而她那时已身怀六甲。七年来,她带着两个女儿独自生活,艰辛可想而知。2011年,大女儿考上了高中,小女儿也即将步入学堂,张女士想给小女儿买个复读机,但家里经济着实拮据,女儿很体谅妈妈,不再提此事。可张女士一直将这件事记在心上。
    为了帮助这些贫困母亲,从去年1月份开始,区妇联在辖区8个街道(镇)陆续进行排摸,发放《江北区困难、单亲母亲家庭情况表》,了解她们的家庭状况,建立贫困母亲资料库,并关注她们的心愿。
    于是,张女士填写登记表时,在心愿一栏填上了复读机,没想到的是,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一直以来,困难妇女都是妇联很关注的一个群体,稳定的帮扶基金,可以让更多的弱势妇女得到帮助。”区妇联一位工作人员深有感触。
    的确,作为妇女的“娘家人”,在关爱妇女的工作中,妇联组织发挥了桥梁的作用。因此,如何创新机制,寻求更多的帮扶基金,成了妇联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
    为此,去年,区妇联将全区贫困母亲的情况收集后,与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最后,在区慈善总会、区红十字会的支持下,两部门分别设立了50万元的“母亲关爱基金”和“母亲圆梦基金”,组成“贫困母亲关爱基金”,用于贫困母亲的救助。
    令人欣喜的是,与张女士一样,去年,有30多名贫困单亲母亲实现了自己的小心愿。不仅如此,因为这一基金的建立,许多家庭困难的母亲受到救助。仅去年,全区就有184名贫困母亲得到了帮助。

    链接:
    当然,“贫困母亲关爱基金”只是区妇联关爱妇女的一个载体。为了关爱妇女,近年来,区妇联努力探索建立关爱帮扶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妇女关爱行动”实效,推进完善“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开展“康乃馨救助金”募集活动,对贫病妇女家庭实施有效救助,并积极开展“情系姐妹温暖你我”行动、“爱心妈妈结对”行动等活动,全力对困难妇女儿童群体实施帮扶。
    与此同时,高效推进“母亲素养工程”,以21所中小学家长学校为主阵地,开展小学新生母亲的24学时培训,2011年全区累计举办各类专题讲座60余场,有5000余名妇女走进“母亲素养课堂”。

关键词:文明创建助力“和谐江北”建设
    早上8点,家住文教街道北岸琴森社区的徐桂萍拎着菜篮,扶着一位年余古稀的老婆婆出门了。长长的路上,两人缓缓地走着,不时指着路边的商摊说笑着。
    一定是母女俩吧?其实不然,她们只是邻居。老婆婆是一位独居老人,徐桂萍是社区的巾帼志愿者。
    就在五年前,年过七旬的老婆婆搬到了北岸琴森社区,一人独居。徐桂萍知道了老人的情况后,经常到她家去陪她聊天,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会记得给老人送点过去。每逢过年过节,徐桂萍总要陪着老人去采购“年货”;每次出去旅游,徐桂萍也总会给老人带“礼物”,哄得老人非常开心。去年,徐桂萍还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巾帼志愿者。
    事实上,像徐桂萍这样的巾帼志愿者还有很多。2009年,我区成立巾帼义工志愿服务队,这支由辖区内多个行业的巾帼志愿者组成的队伍,截止目前总人数已达到了3000余人。她们关爱帮助老人、帮扶关爱未成年人,让文明更加闪亮。

    链接:
    近年来,区妇联把巾帼义工志愿服务作为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不断探索服务形式和载体,大力拓展服务内涵。巾帼志愿服务活动从阶段性走向经常化,从服务个别群体扩大到多种群体,服务形式从单一走向多样,为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区妇联还紧紧依托慈孝家庭建设、家长学校等载体,引入慈孝文化,组织开展争做“文明出行践行者”、“文明交通、平安叮咛”宣传教育进家庭、“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更好地发挥广大家庭在争创文明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我区已有区级及以上文明家庭近2万户,占家庭总数的20%以上。在慈孝文化的带动下,母慈子孝、邻里互助、和睦相处的慈孝之情在全区蔚然成风。

关键词:维权撑起妇女“保护伞”
    “我生病了,想让丈夫拿钱给我看病,可他不愿意……”今年元旦的一天,一个求助电话打到了区妇联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
    电话那头是一名来自贵州的农村妇女吴女士,现在江北工作,夫妻俩是再婚,但是婚后感情并不好,吴女士多次离家出走。如今,吴女士生病了。夫妻俩的分歧在于:丈夫表示只要吴女士回家,并好好过日子,自己就愿意出钱。不过,吴女士有自己的小想法,她觉得俩人已没了感情,看完病就打算离婚。
    “两人没有共同的调解点,这工作不好做啊。”在经过几次电话联系后,事情始终没有进展。于是,区维权站、基层维权岗的工作人员与村干部决定上门做工作,通过努力,最终,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不管离婚与否,女方看完病,丈夫都必须支付一半的费用。
    然而,事不如人意,当吴女士做完手术找其丈夫要钱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人,无奈之下,她又找到了妇联。经过了解,原来,其丈夫是因为母亲生病回了老家,而钱也用完了。工作人员在咨询了相关救助政策后了解到,吴女士的条件并不符合本地政府救助,而她本人没有办理新农合医保。最后,经过多方联系,吴女士得到了民政救济、政府救济和司法救济。
    据统计,像这样的信访维权案件,去年妇联系统共办理435多件,其中,涉及婚姻家庭类99件、女职工权益类326件,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链接:
    为进一步完善大维权格局,近年来,区妇联积极探索维权工作新思路,不断强化妇女权益保障和矛盾调处机制,充分发挥妇女维权热线、区维护妇女权益法律援助站、基层妇女维权岗、职工权益援助中心、妇联系统人民陪审员队伍等载体的作用,有效疏导妇女情绪。
    同时,协调社会各方力量,以联动协作的运作模式开设了“江北妇儿法律服务室”、“社区心理健康辅导室”等维权服务项目,并运用心理辅导方式介入妇联维权工作,使区妇联及时掌握基层妇女维权动态,将基层可能出现的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此外,我区加强基层妇女法律援助网络的建设,除建有1条维权热线、9个维权站、139个基层妇女维权岗外,还组建了一支由女性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等25名专业人士组成的“黄丝带巾帼维权志愿者服务团”,为妇女利益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维护等提供平台。

延伸工作网络拓展组织建设三年内,力争完成“两新”妇女组织全覆盖
    近年来,随着我区建设和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两新”经济组织蓬勃发展,个体、自由职业女性和外来务工妇女日益增多,妇女群体呈现出层次多样、流动性大、需求各异等新特点,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之家”,是广大“两新”组织妇女的迫切愿望。
    令人欣喜的是,从今年开始,区妇联将积极探索在行业、专业协会、合作社等“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的组建工作,并力争三年内完成组建任务,实现妇女工作“点上突破、面上覆盖、质上提高”的目标。
    基层妇女组织是基层妇女活动开展的有力平台。为此,近年来,区妇联顺应经济发展形势和妇女群体的变化,坚持“哪里有妇女,妇女组织就要建到哪里,妇女工作和活动就开展到哪里”的工作原则,着力构建覆盖面更广、设置形式更灵活、凝聚力更强、群体特征更鲜明的组织体系。
    截止目前,全区拥有139个“妇女之家”,这些基层妇女组织努力以“文”化人、以“情”暖人、以“行”助人,在妇女维权、关爱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广大妇女的“温暖之家”。从今年起,区妇联将以“示范性妇女之家”评选为载体,全面提升“妇女之家”的软、硬件建设,不断推进“妇女之家”的规范建设。
    根据“两新”组织的特点,在具体操作中,区妇联将灵活设置“两新”妇女组织:女性固定从业人员30人以上的,建立妇联;女性固定从业人员30人以下、10人以上的,建立妇代会;女性固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立妇女小组或妇女工作联络员。
    届时,区妇联还将不断加强与工会等人民团体的联系,进一步发挥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团体会员的作用,坚持“边组建、边规范、边发挥作用”原则,共同做好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延伸妇联工作手臂。

百余妇女干部活跃征拆一线
    拆迁户冯某几年前通过私下买卖在弟弟的宅基地上盖了新房,把自己的老房子转让给了弟弟,虽然两人达成了相关协议,但并未办理过户手续。根据拆迁政策中权属关系,现在事实上弟弟拥有的房子确权给了哥哥。这样,两人从测绘时就开始为拆迁利益分配起了矛盾,互不相让,各有各的理由。
    “尽管这一问题因家庭内部矛盾而起,但也事关拆迁的速度,所以我们还是想着设法劝和。”洪塘街道横山村妇女主任龚亚芬说,为了劝和,她和其他拆迁干部多次上门,还动用了周边邻居、朋友、亲戚等,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在调解了14次后,双方最终握手言和,签下了拆迁协议。
    像龚亚芬一样,在江北有百余妇女干部活跃征拆第一线,她们充分发挥了女性优势,善于倾听,解说政策,以情劝人,为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发挥了作用。
    拆迁女干部薛安娟,原是孔浦街道二村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2008年4月被借调到街道拆迁办工作。刚接手拆迁工作不久,她就碰到了难题:住在大庆北路61弄22号的12户居民因住地地势低洼需搬迁,但某些住户不愿动迁。于是她就反复上门,面对面与他们交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帮助拆迁户算拆迁经济帐。最终,使他们高兴地动迁。
    据悉,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网络齐全的优势,在征地拆迁发挥作用,区妇联还在各街道(镇)相继组建了“娘子军拆迁队”、“巾帼义工拆迁队”,以“人、家、楼”为切入点,努力在“民情”、“特情”、“社情”上做文章,抓住拆迁户家庭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解决拆迁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纠纷。

编后语: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纷纭的社会生活、生生不息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根本所在,这也是区妇联在工作中所一直坚持的。
    下阶段,区妇联将在全区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从实际出发,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届时,将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联系点,每位干部都要固定联系若干妇女群众,采用一对一访谈、实地考察、座谈交流、问卷征询等形式,扎实深入地开展妇情民意调查工作。通过记录一本“妇情日记”、建立一册妇女需求台账、撰写一份调研报告,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促进转化为帮扶困难妇女群体的具体措施。
    换而言之,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春天里,广大的妇女干部们,将到社区,到乡村的田间地头,到那些亟须帮扶的妇女群众中去,带去为基层服务的温暖信息,并获得进一步做好妇女群众工作的动力与能力。
这一切,让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