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江北征地拆迁快速推进,城市发展瓶颈逐步消除,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说起江北的城市建设,区政协委员、区儿童医院院长贝静民这样告诉记者,“今年《政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征地拆迁,加快区块和项目建设,城市功能和形象将进一步提升,这也意味着城市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在注重地上建设的同时,也要关注地下建设。”
她说,虽然这几年地上建设有目共睹,市民交口称赞,但是地下建设却不尽人意,特别是地下管网建设还没进入依法、综合、有序建设管理使用阶段,造成了地下空间资源的浪费。“地下管网是地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血脉’和‘生命线’,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早在1995年,建设部就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应尽快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普查,弄清城市地下管线的现状,有条件的城市应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以便更好地实行动态管理。此后,建设部和市政府还陆续下发了关于城市地下管线工作方面的文件。”贝静民介绍,“不过,目前我区没有一分完整的、准 确标明种类、标高、走向的,与实际相符的并实行动态跟踪的管网综合资料。”
她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没有严格依法规划、建设、监督、管理;二是管网运营部门众多,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三是法规缺位;四是管理机制不顺。
对此,她建议,要在规划层面加大力度,让规划引领城建,尽快组织力量对全区地下管网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摸底普查,建立详细的电子数据库,供规划部门参考;从决策层面上,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强化“先地下后地上”的城市建设理念,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从管理层面上理顺机制,提高同步、集约化建设、改造地下网的效率,可组建一个地下管网监管领导协调小组,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监管、统一维护;从法律层面上探讨和研究,使地下管网进入依法建设和管理阶段,我区可以着手探讨和研究相关管理规定,同时强化行政执法的力度,从法律上、制度上、机制上保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本刊记者 朱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