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走进江北 >> 江北概况 | 江北名人 | 千年古县城 | 百年老外滩 | 名刹保国寺
新闻热线:87668489
稿件传真:87666163
E-mail:
newjb@vip.sina.com
newjb2003@yahoo.com.cn
首页 | 江北新闻 | 热点专题 | 宁波新闻 | 媒体看江北 | 魅力江北 | 文化旅游 | 网络政务 | 一线传真 |
您当前的位置 :江北新闻网 > 两会 > 两会看点 正文
五年回顾
http://jbxww.cnnb.com.cn  12-02-15 09:14 】 【打印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实力大幅跃升


    工业结构加快调整。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88.8亿元。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投资创业中心成为宁波市重要先进制造业集聚平台,宁波(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启动建设。装备制造业支柱地位进一步增强。新兴产业培育取得积极进展,成功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企业梯队建设成效明显。企业上市取得新突破,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区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成功创建省科技强区,中策集团大功率柴油机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有保有压地开展有序用电,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牢固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理念,实施低产地改造倍增工程。
    服务业提速发展。2011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1.8亿元。服务业载体建设取得突破,江北万达广场、银亿海德商业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成开业,北岸财富航运物流基地入选市级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和宁波市首批优势总部基地。海运业持续扩张,占全市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商务服务业加快集聚,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商贸服务业规模扩大、业态提升,乐购、世纪联华等连锁巨头成功入驻,汽车销售服务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大关。旅游业取得长足进步,成功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区,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
    农业特色更加明显。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建成水果、微型盆景等市级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一区两带三基地”布局基本形成。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宁波牛奶集团第十八牧场成功申报为省级农业精品园。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姚江干堤维修加固工程和姚江东排工程进展顺利。


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城市功能形象快速提升。编制完成城乡空间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慈城镇总体规划及系列专项规划,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形成。火车北站和汽车北站搬迁全面启动,核心滨水区老工厂搬迁基本完成,城市发展瓶颈逐步消除。征地拆迁取得历史性突破,连续三年年拆迁签约量突破百万平方米,一批历史遗留征拆问题得以妥善解决,一批优质土地资源具备出让条件。土地要素保障坚强有力。城市框架快速拉开,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连接线、绕城高速等建成通车,市“五路四桥”涉及江北的项目全部贯通,“四横十纵”骨架干道交通网络体系逐步完善,江北作为宁波中心城北门户的交通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两江北岸开发正式启动,核心滨水区、湾头休闲商务区、慈城新城、谢家宝庆寺、宁波北门户商务区等十大城市功能区块加快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电力、通信、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承载力有效提升。
    生态宜居优势进一步凸显。生态建设富有成效,制定实施《江北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规划》,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平原绿化覆盖率走在全市前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扎实开展“城市形象提升”和“城市管理提升”两大行动,稳步推进五大专项整治、329国道沿线环境专项整治、示范街巷专项行动、内河专项整治和打通“断头路”专项行动,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连续四次文明指数测评位居前三的县市区,为宁波市成功创建文明城市“三连冠”做出积极贡献。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
    城乡一体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实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加快推进,“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和“房票”质押贷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成功开办富民村镇银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和“农房两改”有序实施。撤村建居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逐步对接,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布局均衡化、设施标准化,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慈城卫星城市初具雏形。卫星城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新体制运行高效有序。新城框架全面拉开,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日渐完善,一座新型现代化小城镇初具形象。古城保护开发稳步推进,《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条例》颁布实施,“五点一线”景区相继建成开放,慈城古建筑群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招商引资量质并举,成功引进一批知名开发商、重大产业项目和总部型、税源型企业,为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外经领域不断拓宽。


社会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创业就业机制进一步完善,成功创建“充分就业区”。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大,被征地人员实现即征即保,城乡低保标准大幅提高。稳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安置房建设力度。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实施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教育更加优质公平。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江北实验中学、慈城中学、惠贞书院天水校区等一批新学校建成,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完成。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宁波市第九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建成投用并通过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评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洪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卫生基础设施竣工投用。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强区。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单位”称号。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基本形成“十五分钟文化圈”,区文化中心项目主体完工,连续三年举办“中华慈孝节”和“星期六·相约老外滩”活动,成功承办第一届亚洲杯桥牌锦标赛。
    社会管理全面加强。整合基层资源,下移管理重心,创造性地推出“片区经理人”、“基层法治促进员”、“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等社会管理新模式。加强对两新组织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两新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制定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暂行办法,激发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江北建设的积极性,十万新市民素质提升工程获“十一五”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创新奖。加强信息网络管理,开通党政网上接访平台和网络问政平台,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区政府网站获中国特色政府网站“最佳实践案例奖”。
    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安全管理的局面,各类安全事故数量、伤亡人数持续下降。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十小”行业整治,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严厉打击防范“两抢一盗”和黑恶势力犯罪行为。妥善处理因劳资关系、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等引发的社会矛盾,信访总量持续下降。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启动“六五”普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把政府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开展“创建服务型机关,促进企业发展”、“一线服务月”等活动,集中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企业和基层发展的难题。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
    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和“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氛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重大项目模拟审批、会商会审和并联审批制度,推进审批标准化试点工作。加强廉政建设,开展效能监察和机关作风民主评议活动,构建重大项目保廉体系,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及时向区政协常委会通报政务,共办复区人大代表建议811件、政协提案508件。

稿源 江北新闻网 编辑 许健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 江北区委宣传部 网络支持: 江北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