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九届人大常委会任职五年来,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为加快“构筑三区三城新格局,打造宜居宜业新江北”,开创江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认真履行职责 推进科学发展
——区九届人大常委会任职五年工作纪实
加强监督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新闻回放】去年12月22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城建环保工委全体委员和部分区人大代表,视察了我区部分重点工程建设情况。
视察组先后来到环城北路改线段、丽江西路、云飞路、机场路北延和谢家公租房项目、应家公租房项目,对我区“断头路”改造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察看,了解施工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在专题听取了区住建局有关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后,视察组一行就加快湾头休闲区块、慈城新城、滨江核心区块以及老外滩延伸段的开发建设进程,加快姚江江堤工程建设进度,持续推进廉租房、公租房等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五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促进科学发展不动摇,认真贯彻实施监督法,加大监督工作力度,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始终把重点项目建设和征地拆迁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征地拆迁工作。常委会领导连续四年牵头组织开展了重大工作巡查活动,重点就湾头、宝庆寺、市经济适用房等区块的征地拆迁工作,进行了实地检查、调研,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有力推动了重点项目建设的进程。
常委会不定期地听取区政府关于重点项目建设和征地拆迁工作情况的汇报,并根据不同工作阶段,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同时,组织调查组,对万达广场、姚江西水东排江北段、姚江干堤等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组织市人大代表就违法建筑问题进行调研,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关于尽快出台拆除违法建筑相关规定的建议》,得到了市人大和市政府的重视。
为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常委会组织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听取了区政府关于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通报,检查了《宁波市城市建设房屋拆迁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情况和2007年以来拆迁行政执行案件的办理工作,对杭甬客专江北段、轻轨2号线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并通过约见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提交闭会期间代表建议等途径,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
把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作为监督工作的主线。在加强对全区经济运行情况的跟踪监督方面,常委会及时组织调研组,深入有关部门、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发展的困难,加强对区域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与分析,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常委会还十分重视加强对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的监督。针对调研中反映的几个关系我区“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大问题,常委会积极向市人大提出意见、建议,为促使两江北岸开发建设列入市“十二五”规划、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密切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常委会还注重做好政府财政预算的监督工作,高度关注生态区建设等。
关注民生 促成民生问题解决
【新闻回放】去年五、六月份起,住在孔浦一村7幢非成套房里的近300户居民和有关部门签订了拆迁协议,高高兴兴地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在区九届人大二次、三次会议上,有区人大代表连续两次向大会提出“对孔浦一村非成套房进行拆迁改造的建议”。区人大常委会对此十分重视,多次组织人员对非成套房情况进行调研和实地检查,主任会议还先后听取了非成套房改造情况汇报。最终,在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前夕,区政府有关部门决定改变原定计划,将孔浦一村的7幢非成套房列入拆迁改造计划。经过一年多的准备,这些非成套房实施了整体拆迁改造。
区人大常委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强对解决民生问题的监督,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各项惠民政策和重大民生工程的落实。
常委会加大对政府实事工程的监督力度,通过一年一次的审议和一年两次的检查、视察,向区政府提出审议意见。区政府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切实把历年来实事工程的实施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查落实,较好地推动了实事工程的实施。
不断促进医疗卫生改革提速。2007年,常委会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列入重点审议议题,派出调研组深入各街道(镇)进行调查了解,组织代表对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视察,并进行专项审议。针对社区卫生服务规划布局滞后、基础设施建设陈旧等问题,督促政府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加大经费投入,逐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
不断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提质。常委会专题审议了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在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保障、资源统筹以及文化中心的功能设置、经营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意见。有关部门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了稳定的文化投入增长机制,强化了文化队伍的培训,调整了区文化中心的规划布局,为全区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针对慈城古县城文化在我区文化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积极向市人大提出慈城古县城保护的立法建议,并认真参与立法调研工作,2010年,《宁波市慈城古县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慈城古县城保护工作有了法制保障。
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水平提升。2009年,针对我区部分中小学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现状,常委会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开展有关视察活动,并通过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建议等方式,促使市政府当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江北教育事业发展。常委会还连续几年对我区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督促区政府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此外,常委会还组织有关人员专项检查全区学校安全工作,专题审议社区教育工作,调研民办教育和民工子弟学校发展情况等,促进了全区教育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同时,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常委会还审议了新农村建设、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等工作,连续五年跟踪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注重实效 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新闻回放】前不久,区有关领导在白沙街道桃源社区开展“一线服务”蹲点调研活动过程中,部分来自社区的人大代表就“实施正大路整治、正大花园天然气改造、戴祠巷危房解困”等社区居民关注度高的问题,向区领导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区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相互协同,及时将戴祠巷危房解困、正大花园天然气改造等项目列入区创先争优“上下联动、破解难题”专项行动,目前已完成正大花园困扰五百余户居民多年的天然气管道改造问题。
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高度出发,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和创新代表工作,努力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条件,人大代表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认真做好代表服务保障工作。常委会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常委会的重要活动,定期组织召开重要情况通报会,保障了代表的知情知政权。五年来,共有230余人(次)代表列席了常委会会议,780人(次)代表参加了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活动。
积极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坚持常委会领导定期接待选民制度,共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40次,接待人大代表和有关村、社区、企业代表480余人次,代表提出的要求政府发展江北物流业、解决部分地段停车难等200多个问题得到了有效落实。开展代表联系选区、联系选民、定期议事的“双联一议”活动,实行代表“活动日”、“议事月”制度,组织和引导代表,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好各项代表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区179名代表联系选民已超过15000余人次,围绕我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向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1800多条,基本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采纳和落实。同时,常委会注重发挥市人大代表的作用,五年来,组织42名市代表,围绕排污管网建设、中小学建设资金落实等问题,向市人代会提交议案10件,建议558件,开展市代表中心组活动和小组活动60余次。
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常委会把代表建议的督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了分类督办与重点督办相结合的督办机制,实行重点建议常委会领导分工督办、重点工作部门跟踪督办等做法。认真做好代表建议“回头看”工作,开展代表建议、意见办理满意度测评,推动了代表建议办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推出“阳光建议”办理机制,在人大门户网上建立代表建议网上提交系统和公开平台,实现代表建议网上提交和公开,并把建议办理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选民监督,该项做法得到了省、市人大的肯定和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加强对不满意件的督办力度,重点对本届以来代表反复提出的建议进行了梳理,对建议办理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提高了办理实效。九届代表在历次会议上提出的5件议案、811件建议均已办理答复完毕,总体满意率或基本满意率超过99%,去年,办理单位负责人面商率达到84.4%。